第15章 白軍師小鎮一遊(第1/2 頁)
雁石鎮是座方圓不到兩裡左右的小鎮,用的夯土壘成了簡易的圍牆,出了牛欄山的商道後的第一座休整的集鎮所在,是榷場的前站。
這裡聚集著大半個安豐的商隊,是去壽安榷場的前哨站。小型的商隊就在這裡完成了運輸使命,被那些本地的大營商或者大商站收購了貨物,價格不高不低,還算有利潤。
再往前,就是榷場,卻不是一般的商行能夠參與的。少量的貨物費不起關卡抽稅盤剝,消耗精力,大宗的貨物只能進官家的交易場地集中交易集中課稅,能疏通各項環節的也只有安吳王沈陳五大家而已。
大約一小半的商隊,終點就是雁石鎮了。
這裡有客棧、車馬行當、酒樓、貨場,人流湧動,南來北往,商業氣氛濃厚,好不熱鬧。
當然也不缺休閒娛樂,吃酒瀟灑的鶯鶯燕燕之地了。
怡紅樓這家開遍所有古裝電視劇的青樓自然沒有缺席,懷著見識秦淮八豔前輩風範的心思走進,帶著也不過如此純屬浪費心情的感概走出的,就是白守良帶著錢老頭和劉二旦的老中青三人隊伍。
活脫脫的富家胖少爺帶著管家書童出門見世面。
受過前世各種東瀛老師洗禮的白胖子穩如泰山,這點小意思還勾不動他的肝火,死活拉著一步一回頭的錢老頭和劉二旦出了怡紅樓。
還不如路邊粉燈洗頭房,有什麼好看的!
丟人!
錢老頭不覺得丟人,粗人就是這樣藏不住本色。
劉二旦顧不上丟人,面紅耳赤的受著脂粉味的侵擾,要不是另外倆人拉著走,都快不知道怎麼走路了。
鎮上的土路被行人帶的塵土飛揚,還好夠寬,往來車馬落落有序。
整個小城鎮被幾條幹道分成了幾個區域,位於正中心的雁石大街是最繁華的地界,兩邊都是實力雄厚的坐地商戶,做的都是熟門熟路的生意,對陌生商隊都是愛搭不理的。
東北端的是駐防衛所所在,負責治安和防衛,邊上就是稅務稽所,專管營收稅務的。
剩下的被幾條大街分割的區域分別彙集了牛馬市、貨棧貨倉、攤販雜貨集市等等,讓白守良有了點逛物流園的感覺。
瞭解一個集市最快的方法,當然是找中介啦!
宋朝的中介又稱牙行,無論是官牙私牙生意都格外發達,很多生意都是靠中介牽頭撮合成的,最關鍵的是中介還承擔著官府監稅的業務,各項流程手續門清,一些生意還得中介來穿針引線更為便捷。
還好就是宋朝重視牙行制度,從事牙行的人員也都得有官府頒發的票證才能從業,算是商業社會里最早的從業資格了。只要是從有牌照的牙行僱傭,信譽上還算是不太離譜的。
官牙還得替官府管理市場秩序,活脫脫的市場管委會,只接待大宗生意。私牙相對活泛一些,都得靠口碑實力吃飯。
白守良幾個人也是觀望居多,號稱南邊來的經營糧食布匹的商號,隨意僱了一家名叫旺來順的牙行辦事,不僅牙行的名字接地氣,派出的這個叫楊樹的牙人名字也接地氣。
楊樹二十來歲,穿著青色布衫,口齒伶俐,介紹起生意行當來熟門熟路。
要做大宗的生意,還是得找五大家的商鋪,名聲響亮實力雄厚,做事專業靠譜,吃得下,付得起,驗貨交接銀錢交付都方便不少!
要是找個小商行,不說各種繁瑣的討價剋扣,也得小心坑蒙拐騙。
白守良胡亂的搭話,想了解這個時代各種物資的買賣門道。牙行也因為榷場的興盛這幾年生意興隆不少,也最喜歡這種外地初來的客商,看著白胖子這個身形,就像是有實力的,一般人家養不出這種白嫩的面板和壯闊的身段。
這樣的大商家一般因為生意大來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