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蒸汽鐵錘就位(第2/2 頁)
出來的五十套二代裝置,經由淮南轉轉悠悠到了軍城。
不是運送物料的貨車專門挑選遠路,而是黑牛城直接南下的道路實在是太難走了,崎嶇不平不說,還穿山越嶺,不適合這樣的大批次貨車走動。
當初廣勝軍選這條路,其實暗藏了慢點走練兵的意思,真用來運輸軍資,損耗劇增還容易耽誤時間,一直是下下策的選擇。
走雁石淮南到軍城,路途雖然看起來彷彿繞了一圈遠路,可實際走起來,都是成熟平整的商道,算起來比走南線划算的多。
鐵城剛好出爐了一兩天的鐵料,轉運至安裝起來的蒸汽鐵錘工序,輕鬆省力的就敲打出合用的鐵片來。
無論是做百鍊的刀劍武器,還是胸甲綴片,叮叮噹噹的十分省力,一個大師傅帶十個學徒就能完全照顧到十臺蒸汽鐵錘的執行,規整的機械捶打,每個落點標準而又準確。
陳家的師傅上手之後,直接就根據這個蒸汽錘機的特點,又製作了一批工器具,將壓出形狀的鐵片限位處理。
這下,不僅學徒能夠完成這樣的鐵甲鱗片製作,隨便拉來一個老實聽話的工人,就能在工位上搞定這個步驟。
再加上流水線式的製作工序安排,還有黑牛城建議的簡化模組式鐵甲組裝,不僅提高了單片鐵甲的防禦力,更減少了很多繁瑣的製作手法。
在保證裝備效果的情況下,如此不斷的壓縮技術要求,不僅將很多經驗豐富的大師傅解放出來,去參與研究設計更多的玩意,更是源源不斷的產出了鐵甲和武器。
半條鐵作生產線除錯完畢,估算下來一天就能產一百多套鐵甲,隨著分工的熟練度上升,這個數量還能翻倍還不止。
一天兩百套鐵甲。
一個月保守估計六千套往上。
單單就是這個生產速度,用不了半年,恐怕廣勝軍的輔兵都能換個半身鐵甲裝備了。
全副鐵甲裝備啊,廣勝軍從鹽鐵司上下打點幾年,都沒能湊齊一萬套整齊的鐵甲。
現在,有了鐵城如此龐大的生產能力,程將軍恨不得找上吃相難看的鹽鐵司各個府案的大人們,問一句,你們要鐵甲嗎,原價奉還!
不僅是鐵甲,各類刀槍劍武器,同樣能用蒸汽鐵錘幫助錘鍊,反覆捶打出來的兵器更為堅韌鋒利。
“這蒸汽機就是神器!”
見識了燒水就能自己動彈,力氣還不小的機器,廣勝軍對軍資補充這一塊更是信心滿滿。直接跺起腳來,死命的催促趕來專門負責蒸汽機生產的陳鴻文,一定要加快製造這種裝置。
擴產!
擴產!
鐵城的工地再次加快進度,廣勝軍把東征西討的家底大部分都騰挪出來獎勵施工隊伍。
所有人都相信,今天的付出,明天必有十倍百倍的回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