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各進半步(第2/2 頁)
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了衛尉士孫瑞的臉上。
“衛尉何以教朕?”
士孫瑞躬身而拜。“陛下所言甚是,衛尉營與步兵營損失較大,兵力亟須增補。臣懇請陛下從各營抽調將士,並借慶功之機,鼓舞士氣,明日一早便投入訓練,備戰李傕。”
劉協無聲地笑了笑。
士孫瑞的計劃和楊修的建議一樣,就是將董承的部下併入南北軍,卻不直說,而是說從各營抽調。
敢問除了董承大營,他還能從誰的營中抽調?
是楊奉肯放人,還是楊定肯放人?
“臨戰之際,諸營將士編伍,會不會對衛尉臨陣指揮造成影響?”劉協不動聲色地說道。
你不要擔心,指揮權還是你的,我不跟你搶。
士孫瑞淡淡地說道:“影響必然會有。好在有陛下在,將士雖統屬不同,卻都是為陛下而戰。”
有沒有影響,關鍵不在我,而是陛下。
他停了片刻,讓劉協有個思考的時間。“臣以為,當以曲為制,曲長以下不變。臨陣時亦如此,或可彌補將士互不熟悉之弊。”
劉協程式性的徵求了其他人的意見,就接受了士孫瑞的建議。
大家心裡都清楚,這是目前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劉協隨即宣佈了賞賜方案,同時將董承部下近兩千人補入南北軍。
衛尉營補充五曲一千人。
步兵營補充三曲六百人。
射聲營補充一曲二百人。
還有不足一曲的騎兵,補入王服統領的騎兵營,作為衛尉士孫瑞的親衛騎及機動力量。
考慮到魏猛戰死,步兵營缺一個司馬,劉協提議由徐晃擔任步兵營司馬,協助魏傑作戰。再有戰鬥,不到萬不得已,魏傑不得親臨戰陣,由徐晃執行具體的戰鬥任務。
步兵營司馬秩千石,徐晃算是升了職。
從表面上,衛尉營和北軍五校的將領功勞最大,升職的最多。
實際上,因為大量新鮮血液的補充,南北軍幾乎換了一半血,以曲軍侯為代表的低階將領有一半來自董承大營。
在劉協與士孫瑞意見一致時,他們聽士孫瑞等人的指揮,迎戰李傕。
當劉協與士孫瑞意見不同時,士孫瑞還能不能指揮這些人,就要存疑了。
就算士孫瑞再立新功,眾望所歸,成了太尉,能不能一手掌握兵權,還要看劉協點不點頭。
大敵當前,雙方各進半步,既表達了各自的意志,又都保持了應有的剋制。
取得意見一致之後,劉協隨即又頒佈了大饗士卒的慶功詔書。
整個大營隨即沸騰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