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連鹽都吃不上的,許多人拿獸皮藤蔓一裹也就是了。
記得前生有人說明代經濟文化如何如何發達,又是怎麼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了什麼的,據說還有社保醫保,似乎小康社會也不過如此。如今馮虞到了真正的民間一看,似乎全不是那麼回事。洪武皇帝立法施政多佑貧抑富那是不假,只是到了兒孫輩,似乎已經沒幾個顧得上百姓死活了。要不人家農民起義個甚。
倒是說到畲民,馮虞來了點興趣。前生他對畲族的印象幾乎都影視文章,似乎畲民個個是能歌善舞,善做綵帶、竹編。這年頭雖說沒有什麼民族保護政策,怎麼著也不至於混到嘯聚山林的地步啊。
聽了馮虞的發文,那周百勝畢竟是閱歷多些,對這事多多少少知道些,便將這事由略略說了一回。原來這畲民本是上古南方百越的一支,至遲到戰國時便建立閩越王國,後為漢武帝所滅,大批貴族平民被遷往江淮等地,餘部星散,不過整個福建依然遍佈畲民。歷代漢人南遷入閩,常起紛爭,剿撫並用,直到唐代陳元光平定“蠻獠嘯亂”,畲民被殺得慘了,剩下的大量漢化,有些則遠遁山林。不過即便是那些歸化的,歷代依然是時順時反。
說到這兒,漳州的曹榮接了話頭。“這些個畲民,就屬贛、汀、漳三州還有粵東這一片最是刁蠻,歷代以來屢屢互通聲氣,不服王化。我大明開國以來,還是大亂不生小亂不斷,這些日子那邊的探報說,又有些不穩的模樣了。”
一路聽下來,馮虞沒怎麼言語,只是偶爾點點頭。心裡頭卻想,這要換我我也反,搶我的地盤,還給逼著歸化、要不就避禍深山,難怪畲民老和官府不對付。
幾個人邊走邊聊,這一路倒也不覺著累。第二天正午過後,馮虞幾個在福清鏡洋鎮用過午飯,沿官道行不多遠,又進山了。生在莆田的孫展不只一回走過這條道,這會兒他正跟馮虞介紹此間山勢。
“少爺,這一片山脈名喚西山,屬閩中戴雲山餘脈,山勢不算太陡。前頭山道上有個岔路口,咱們要是走岔路,往前走他兩個時辰,便到了石竹山了。石竹山您聽說過吧?”
“只聽說,沒去過。”
“少爺沒去過那是可惜了。這石竹山上的怪石秀竹那可是出了名的。這還不算,山上有個道觀,名為石竹山道院,供的是何氏九仙君。道院裡有個九仙樓,祈夢、求籤再靈驗不過了!”
看大傢伙一臉的不以為然,孫展不樂意了。
“不信?我在這邊可是聽過一件真事。永樂年間中過狀元的‘一日君’馬鐸知道不?以前那是屢試不第,特意從長樂跑到石竹山來祈夢,半路上遇見一個老翁挑著海里的帶魚叫賣,心想這魚拿來煎了吃正好。結果到九仙樓睡了三個晚上都沒做夢。氣得他在仙樓牆上寫了詩:爬山涉水來求仙;三天三夜不見仙;有朝一日能得志;定除石竹草鞋仙。你猜怎麼著?”
說到這兒,孫展看了看眾人,一個個聽得仔細,很是得意,接著說道:“當晚他就夢見有人回了一首詩:千山萬水來求仙,何念帶魚口味鮮,是你心不堅,罵我草鞋仙,念你一日君,非是打一鞭。得了這個夢,馬鐸便趕考去了。結果呢,當年便被皇上欽點狀元,第二年代皇祭天,果然穿了一天的龍袍。怎麼樣?夠靈驗吧?”
大家聽了之後,個個將信將疑。馮虞卻上下打量孫展一番,笑著點點頭:“嗯,不錯,很有些講評話的味道。”聽了這話,眾人哈哈大笑,只有那孫展哭笑不得,乾脆不吱聲了。
孫展不吱聲,其他幾個可沒打算就這麼放過他。那曹榮第一個上來湊趣:“我說展子,今日你這服色不對,須戴個文士巾,手中執個搖扇,再尋塊磚頭當醒木,開場便說道……”
“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從此路走,留下買路財!”對面有人很有默契地接了一句。大家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