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天兵即到(第1/2 頁)
延安城被圍第十五日,城外叛軍搭建的營寨日益完善,營寨前還修建了各種的陷馬坑和鹿角,防止被騎兵突然襲營。
哱拜對於久久不能將延安城攻下,憂心不已,他此刻已經在考慮後路了,按照跟土文秀等人的商議結果,他們再圍困個幾日,收刮些糧草,就打算退回寧夏城去。
計劃是在定邊鎮附近,若是朝廷派遣大軍過來圍剿,就從定邊鎮直接出關,往塞外去,依他們如今的兵力,到了塞外,那就是見誰打誰,先把那些草原部族吞併幾個再說。
哱拜幾人原本就都是塞外投降過來的,只不過是先後而已,對於明廷,他們是有利就降,無利則反。
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他們還是草原上的那一套行事規則,只有活著,才能投降,只有給好處,他們才跟著你幹。
就在前兩日,哱拜派出去的斥候回報,米脂城方向,有明軍數千人前來,起初哱拜很是重視,打算分兵前往,但另外一個斥候卻再次回報,明軍裹足不前,行不到二十里地,就停腳紮營。
哱拜聽了,哈哈大笑,就這種衛所兵,來了也不過是消耗一波糧草,吶喊助威可以,指望他們賣力氣殺敵,哱拜自己都不信。
營寨內,哱拜主帳,幾人正在喝著酒,商議著具體該往何處,搜刮一批糧草,拔營走人。
“將軍,五十里外,發現明軍騎兵,”就在幾人喝的盡興,暢想著未來的時候,帳篷外,一個斥候慌忙跑入內,跪地大聲稟報。
“來了多少?”
開口的是哱承恩,其餘幾人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靜靜的看著入帳的斥候,就聽斥候道,“來了小一百人,全都是兩馬換騎!”
“定是明軍的先鋒到了,”哱拜開口斷言道,能騎乘雙馬的,必定是日夜兼程趕來,就是不知道是從何處而來。
自從大明將河套板升之地收復,依靠著河套這肥沃之地,大明邊軍戰馬數量逐年增多。
再加上大明的商賈不斷的從南洋,與那些弗朗基和波斯人進行戰馬交易,交易來的戰馬運送回天津後,被御馬監送王河套等產馬之地,配種雜交。
大明自己配出來的雜交戰馬,體格健壯,耐力爆發力都優於原先的那些矮腳戰馬,得到了各個邊塞的青睞,如今是一馬難求。
大明不僅在河套進行戰馬培育,從南洋等地商貿交易得來的肉牛,也被安置在河套及遼東等地,這兩處地方,都修建了大量的水泥磚石牛馬棚。
遼東每年進行輪季種植,小麥及大豆是遼東等地的主要產糧,大豆更是被遼東煉油坊進行機械榨油,榨完油後的豆渣,全部都會被再次加工,成為戰馬肉牛等的飼料。
如今有了鐵路的運輸,遼東河套兩地直通,無需數日,就能將遼東等地的煉油坊生產加工出來的飼料,運輸到河套板升去。
山西作為毗鄰河套的大明第一重工業大省,其境內得天獨厚的煤鐵礦,是河套目前所急需的,自然在戰馬上,無需擔憂。
作為坐落在煤炭堆上的山西,自從鋼鐵坊在四處修建,山西境內大大小小的各種鍊鋼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依靠著鐵路線的便捷,這些山西生產出來的鋼鐵,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北直隸及河南等地,在洪治二年新成立的洛陽火器局,其所使用的造銃鋼材,全都是來自山西各個鍊鋼坊的產品。
作為大明第四家皇家火器局,是除京師皇家火器局,大連火器局,南京火器局之外,中原最大的一家。
陝西之所以現在才開始進行衛所改革,就是洛陽火器局的產量開始上升,已經可以開始供應除河南湖廣之外的地區了。
本來計劃好,運輸至少三萬杆隆慶二式拉栓火銃及火炮入陝的,但哱拜這一叛亂,洛陽火器局直接就將此次運入陝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