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第3/4 頁)
人參考。
忽有一日,尋訪此間,盤纏用盡,遇一和善人家接待,家有所藏,無一藏私,貧道用之,感激不盡。恰逢其家新得貴子,小兒夜哭,餘觀之,乃天生陰眼,鬼魅糾纏之像,古人云: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便為其施法暫保,又恐日後生事,便將師傳玉佩轉贈,了卻一樁塵緣。
然出門不下百步,卻驚覺,此處鬼怪戾氣,竟比他處高出百倍千倍不止,貧道詫異之餘,四下搜找,終發覺禍患之地,乃村北之湖泊,陰氣繚繞,互相增勢,其中陰魂千萬,大大小小有十多個聚陰池,非是恐怖,實乃平生僅見,心膽俱裂!匆忙之餘,便於河外佈下三煞困龍陣若干,以分化其勢,又經數日摸索,乃發現此湖蹊蹺甚多,似表象之下,更有奇妙暗河存在。於是以身涉險,單身入湖,欲以殘軀制服此潛在妖孽。下的湖中,才發覺此竟為大明熹宗皇帝朱由校之陵墓,不葬於皇室,卻葬於湖底地宮,奇之,怪之。墓中星盤密佈,零落永珍,實乃養屍戾氣之源,欲除隱患,必破此墓。
餘自幼苦練道家之術,於此墓中竟爾措手不及,戾氣反噬,斃命於斯,亦命數也,唯拼死一搏,以真武古劍鎮之,望能人永除此患。今刻記於石壁,有緣人觀之,能完成餘不能成之事,餘九泉之下,當不愧對列祖列宗矣。
另有一條,此處為大明帝王之陵,仿效幽冥地府,迴旋往復,人之所思,殊不能解,萬事小心,謀定而後發,切記,切記。」
字型越往後面越是潦糙,有的甚至連比劃都不全,看來到了這個時候,李理山已經就剩最後一口氣了,下面似乎並未寫完,但這一切已經並不重要了,一直以來,發生在秀水村的種種怪事,彷彿是一顆顆散發著詭異色澤的珍珠,彼此相互獨立,又似乎在冥冥中,息息相關。而此刻,李理山的這些話,就像是一根線頭,將這些珍珠全部串成了一團,引出了整個前因後果,讓張恩溥和劉大少一下子豁然開朗,怪不是這裡的戾氣這麼濃厚,原來發源地,就是在這裡。
劉大少眼圈微微的發紅,他知道了,知道了那個和自己素未謀面,但卻救過自己一命的老瞎子,就是眼前的這個人。知道了範婆婆口中的三煞困龍陣,也就是那些個亂七八糟排列的老楊樹樁子,便是出自此人的手筆,更知道了,就是這個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秀水村十幾年的安寧。
劉大少走到那具骷髏跟前,只見骷髏骨質發黑,白骨之上,隱隱的透出一股黑氣,而那雙就剩下骨架的手,卻還在空握著,不遠處,一柄斷開的石劍散落在那裡,悲傷淒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