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早上的體檢工作量完成,午飯時核對慢性病患者名單,陳逸發現唐家屯和石塔村有將近八名老人未按時到場。
問過各村的負責人,瞭解到這些老人大多行動不便,或者家居甚遠,思考一番,她決定親自上門。
諶珊低頭挑著碗裡的青菜杆,酸溜溜勸了幾句,無奈陳逸態度明確,就是要去。
自知勸不住,她只能在腦袋裡不停念對方:自找苦吃,一根筋。
飯碗剛放下,陳逸穿上白大褂,挎著醫療箱出發,讓一臉不耐煩的諶珊在村委會等自己。
唐家屯的村支書一路感恩戴德領著她在村裡穿梭,所到之戶,滿臉溝壑的老人無不熱淚盈眶致謝。
事實證明,她來的是及時的。有兩位高血壓老人,把服藥的劑量記錯了。
老人並不識字,記性又不大好,她耐心地跟兩位老人解釋囑咐後,又拿出記號筆,在老人的藥瓶上畫上標註——吃一粒是一個圈,吃兩粒是兩個圈。
老人樸實的情感,最後化作一聲聲含淚哽咽的感謝。
回到村委辦公室,負責接待的趙書記見兩人狼狽而回,連忙又拿凳子又找毛巾。
陳逸擦了擦頭髮,跟趙書記商量,大意是雨勢不減的話,她只有改天找時間,再來給石塔村那幾位老人測量血糖血壓、指導用藥。
文化程度不高的中年男人並不會用什麼優美措辭,只能一個勁點頭應是,一遍又一遍的說:真是麻煩陳醫生了,麻煩陳醫生了。
從這裡到鎮上,差不多半小時車程,想著路不好走,趙書記又忙活著去找車送她倆回去。辦公室裡只剩下她二人。
說是辦公室,其實只是搭在趙書記家前院的一間棚屋,青瓦屋面、泥磚砌牆和並不平整的水泥地面是這間屋子的主調。
屋內一角擺放了兩張舊木桌用以辦公,此刻,木桌上堆放著兩部血壓計和聽診器。
一盞瓦數不大的白熾燈泡懸在木樑下方,燈泡底部泛黑,昏暗的燈光並沒有給這間老舊的屋子帶來多少光亮,但它卻有種令人心安的魔力。
好像只要在它的庇佑下,縱然外面狂風驟雨,內心也能一派平和、無所畏懼。
淋濕的白大褂搭在椅背上晾著,陳逸抬手看了眼腕錶上的時間,掏出隨身攜帶的紙巾,開始清理牛仔褲和運動鞋上沾滿的泥漿。
諶珊在一邊玩著手機,不時嘴裡小聲唸叨網速太差,連個遊戲都登不上。
過了會兒,她偶然抬頭,發現陳逸正盯著門外發呆。
本能地想說些什麼來打破眼下這讓她不自在的安靜氛圍,但一看到陳逸那副不鹹不淡的表情,又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陳逸剛分到雅裡鄉來時,諶珊和幾個私下關係好的同事其實並不看好她。
這種不看好不是否定她的專業醫療水平,而是覺得這樣的年輕漂亮的女孩,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呆在這種破地方,還一待就是八年。
國家大力支援西部發展、扶貧攻堅,因基層醫療的人才稀缺,相關培養計劃也一直進行著。
其中有一項,叫做定向醫療人才培養。
通常以低於該專業一般分數線的成績錄取,就讀期間,學費住宿費通通由國家出,且每個月還會給每位定向醫學生一定額度的生活補助。
唯一的條件就是,畢業後須服從國家安排,去到需要醫療人才的偏遠地區服務,三年到十年不等,或者更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所以一部分就讀定向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學歷到手,死活不肯到基層工作,更寧願花上一筆高價賠款來解除定向協議。
雅裡鄉曾經來過好幾個這樣的定向醫生,但都是工作不久就花錢「贖身」走了,輾轉到其他城市、大醫院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