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首戰告捷(第2/3 頁)
與不賣都是由齊磊在操刀,他倆水平不夠。
齊磊道:“你們猜今晚賣了多少品牌貨?”
兩人搖頭“不知道。”
齊磊,“一共13雙!”
“多少!?”兩人下意識又問了一句,“13雙?假的吧!”
第一反映就是,假的!
不可能的,人家“正規軍”,一天都賣不出去一雙,你一晚上就賣13雙?而且齊磊賣的比人家還貴。
“是真的。”齊磊不開玩笑,“不但賣了13雙,而且價格上基本沒有講價的。也就是說,要價就是成交價。”
“”
“”
哥倆傻眼了,真不明白這到底是咋回事。
也只有齊磊可以解釋這其中的奧妙。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襪子攤兒,但其中的學問卻一點都不淺。
有後世被超市、電商用爛的引流手段,也有消費心理學的小竅門兒。
那五個品種1000多雙普通襪子,根本就不是用來賺錢的主要生意。
之所以定價那麼低,低到無利可圖,原因就是,用它來吸引流量。
效果嗎…也顯而易見。
別的襪子攤,不管你專業不專業,再怎麼賣,能賣多少?一晚上,十幾二十雙頂破天了。
一雙掙一塊、兩塊,又能掙多少錢?
而齊磊這兒,光成交的就300多雙,還不算沒賣普通襪子,被“人多”、“便宜”、“高階貨品多”吸引過來的眼球。
300多雙,就是將近200的消費客戶。
當然,這麼多客戶不可能都有購買高階品牌的能力和需求,也不可能沒人看得出來高階貨不比別家便宜,轉而去別家買。
但是,哪怕有極少數的普通客戶轉換為精英客戶,把目光轉移到高階品牌襪子上面,並且消費了,那目的就算達到了。
要知道,齊磊的高階品牌可是一點都沒降價。
他是用最低的價格拿貨,用最高的價格賣出去,甚至高於市場價。
因為有五塊三雙的普通貨在那比著,很容易就讓人生出這個攤位便宜,這個攤位不能降價的心理暗示。
最終連帶高階貨也不降價,直接就買。
這個年代,算計、節省的客戶自然不少,但不差錢和不問價的人也大有人在。
那這中間的利潤空間,大到讓人咋舌。
普通襪子他是1塊到2塊之間的拿貨價,而高階襪子是6到8塊的拿貨價,最貴的真絲絲襪,十幾塊的拿貨價。
在這個基礎上,加價十塊左右,百分之一百多的利潤。
別看就賣了13雙,卻比隔壁大娘一天賣不了一雙強了十幾倍!
只這13雙襪子,就兩三百塊的銷售額,利潤卻是高達一百多塊錢。
再加上普通襪子接近六七十塊的利潤,三兄弟可謂首戰告捷,一晚上就掙了兩百塊。
至於普通款的襪子為什麼只進五個品類,而不是把所有襪子品種都補全,以吸引更多的客人。
其實也很簡單,低價貨品太多,很容易讓客人挑花眼,也更容易滿足顧客的需求。
都滿足了,誰還去看高階貨?誰還去買高階貨呢?
所以,別看只有五種基礎款,裡面卻也有學問的。
“兩百塊”
此時,唐小奕坐在床上已經不會思考了,”一個晚上就掙了兩百塊!”
雖說唐小奕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在老唐的耳濡目染之下,兩百塊不算啥。
尚北月入大幾千,上萬的人家也是大有人在,不是啥稀奇事兒。
可是,我唐小奕自己掙兩百,那能一樣嗎?
這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