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洞房花燭(第1/5 頁)
湘江之畔,洞庭之濱,自秦以來即是魚米盛產的糧倉,雖然因半年的戰事使百姓逃亡,田園荒廢,但在沿著巴邱往長沙的路上,仍然可以看到鄉間茅舍裡有裊裊的炊煙升起,道路兩側的水田裡有民眾在大聲吆喝著耕牛犁地,他們大概是戰後剛回故土的流離百姓吧。
青青禾苗,聲聲牧笛,潺潺流水,薄浣輕紗。
四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沒有了戰爭的平原上處處顯示著生機與活力。
我歸心似箭,與徐庶、劉曄往南而行,一路曉行夜宿,終於在建安二年四月八日急趕到長沙城下,曾經劍拔弩張、屍橫遍野的戰場早已被清掃乾淨,只有遺落在荒草間的斷刃在無聲的訴說曾經的一切。
長沙究竟是荊南第一大城,扼南北來往之要衝,一旦戰事停歇,四周的商賈便雲集而來,我們到的時候,正是早晨最繁忙的時候,城門口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好不容易進了城,按華歆的指引,我們一行徑直前往太守府邸,依我的意思,一是想探望一下張羨的傷病,二是想就先前的盟約向張懌問個清楚,畢竟若沒有我軍捨生忘死焚毀文聘大軍輜重,長沙之圍恐還將曠日持久下去。
劉曄向守門的兵士遞上行貼,我們在門口左等右等,直到太陽落山,卻始終不見張懌的身影。
「要不,我們先到桓階府上打聽一下情況再說?」劉曄道。
「也好!」我無奈的答道,看來張懌是有意躲著我,先聽聽桓階的說法也好,畢竟這結盟是他一手牽起來的,待到了桓階府上一問,門童答道桓先生於二日前到桂陽去了,要五日方回,真是不巧之至。
我沒有時間在長沙乾等著桓階回來,便讓劉曄留在長沙的驛館守候訊息,自已與徐庶出長沙往西南向攸縣趕去。
在長沙城裡,我們聽到了一個驚人的訊息,建安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淮南袁術自持據有孫策所質傳國玉璽,兼佔據著淮南一方魚米之地,地廣糧多,遂僭稱帝號仲氏,立臺省等官,乘龍鳳輦,祀南北郊。
更有傳言主薄閻象勸諫,術竟言:高祖不過泗上一亭長,而有天下;今歷年四百,氣數已盡,海內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歸;吾效應天順人,正位九五。吾袁姓出於陳。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正應其運。又讖雲:代漢者,當塗高也。吾字公路,正應其讖。又有傳國玉璽。若不為君,背天道也。
這個訊息在我聽來倒沒什麼,早在豫章時我便知道袁術有企圖稱帝的野心,只不過這袁公路想做皇帝想昏了頭,連董卓那等等梟雄也不過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袁術又憑什麼本事稱帝,這一回他實在是自尋死路。
劉曄聽聞這個訊息,頓足捶胸,痛哭失聲,劉曄乃是漢室後裔,我知道自有一番與旁人不一樣的感觸。
而河北之地,袁紹與公孫瓚之間徵戰已歷四年,袁紹用田豐、沮授、郭圖、審配等智謀之士,又有鞠義、顏良、張郃諸將相佐,屢破公孫瓚的幽燕鐵騎,時已虎踞冀、青、並三州諸郡,帶甲數十萬,士廣民強,裨倪天下。
連一向平靜的荊州也捲入其中,董卓舊將張濟聞文聘滯於荊南,自關中引兵五萬攻南陽,霍峻兵少困守新野連向劉表求援,劉表見荊北形勢吃緊,急令退守江陵的文聘率本部精騎五千趕往新野,與霍峻一起共御強敵。同時,蒯越從荊襄各郡調集大軍十萬,在江陵秣馬厲兵,屯積軍糧,謀劃再度南征長沙之舉。
用天下大亂來形容現在的局勢,可以說毫不為過,如此下去,漢室覆亡之日已不遠了,談及於此,徐庶與我皆不勝噓噓,諸候間戰事頻頻,爭鬥不休,普通百姓苦無寧日,這流離失所的日子才剛開了個頭,漢室的衰敗看來已是無可挽回了。
走到離攸縣城還有三里,我遠遠的看見一隊騎兵飛奔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