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菩提樹和世界樹(第2/3 頁)
師求佛。”
“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鄉村野夫,來求什麼佛?!”
“慧能卻不卑不亢說,人雖有南北之分,佛性本來就沒有南北之分。我鄉村野夫與僧人不同,佛性又有何差別?”
“五祖見慧能生性聰慧,本來想要多說一些話語,看到左右之人眾多,恐有人心生嫉妒,加害給慧能,便讓他去灶房砍柴燒火。”
“慧能便在寺廟裡,一砍柴便砍了八個月。”
“某日,五祖告訴眾弟子,自己命不久矣,讓弟子作偈。偈是佛教的一種唱詞。”
“只要開悟了,見大智慧,五祖便將畢生之所學,傳授與他,讓他繼承自己的位置。”
“眾人聽聞,面面相覷,都認為五祖肯定會傳位置給大師兄神秀,自己作偈根本沒用。”
“神秀也是這麼想的,但是他不敢直接去找五祖,怕五祖說自己惦記繼承人之位。”
“他來回走動,忐忑不安,便半夜在牆寫下了自己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如果五祖醒來看見了這偈,覺得開悟,自己便承認,如果沒有開悟,不承認即可。”
“第二天,五祖醒來,見到了這偈,覺得沒有開悟,只是到了門外。”
“他一眼看出是神秀所作,為了不掃神秀的面子,傳話下去,誦讀此偈,能讓自己不會墮入惡道,有助於修養脾性。”
“眾弟子聽聞,便爭相誦讀。夜晚,五祖喚神秀來到廂房,告訴他的偈並沒有開悟。神秀失望至極,之後數日,坐立不安,心神恍惚。”
“而慧能在劈柴燒火之時,聽聞一孩童朗誦這偈,慧能便說了此偈沒有開悟。”
“孩童譏笑慧能大字不識一個,口出狂言,慧能不與他爭辯。”
“孩童後將五祖喚眾弟子作偈,開悟者,可以傳位之事告訴給了慧能。”
“慧能在孩童的帶領之下,來到了神秀寫偈的那面牆。”
“慧能不認識一個字,當時,來了一個官員,江州別駕,高聲朗讀了這偈,慧能聽完,若有所思,心中靈光一閃,也生得一偈。”
“慧能請求江州別駕為他書寫,江州別駕卻有點小瞧他,認為一個五大三粗的鄉村匹夫,也會作偈,感到十分稀奇。”
“慧能卻言,你若是來尋求大智慧,不可看不起剛剛學習佛法的人。底層人也有大智慧,層人亦有愚昧之人。”
“江州別駕聽完,忽然感覺到眼前的大老粗,不是一般尋常人,便為其書寫。”
“他還希望,如果慧能開悟得道,一定要先度自己。”
“當慧能念出那四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時,江州別駕寫完,驚呆了,毛筆直接落於地。”
“其他弟子紛紛趕來觀望,驚歎不已,此偈與神秀之作,高下立判,真不可以貌取人,慧能真乃菩薩下凡!”
講到這一段,臺下眾人聽聞,也是感嘆慧能的智慧,雖然聽不懂那偈的意思,但就是感覺到非常好,非常妙。
大慈樹王的記憶力非常好,她一下子記住了這四句話。
她反覆誦讀這四句,也是沒有明白裡面的意思。
但是,她卻發現了菩提樹和世界樹的某種相似和不同之處。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曾經的世界樹,也是沒有一絲塵埃的,沒有被禁忌知識汙染。
為什麼菩提樹、明鏡不會沾染塵埃,而世界樹會被禁忌知識汙染呢?
如果世界樹能如同菩提樹那樣,是不是不會被汙染?
自己當初為了拯救世界樹,才變得如今這麼瘦小。
神力也大為減弱,模樣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