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更大一點呢?
自己憑什麼不可以種植三千畝地?三萬畝乃至更多的呢?或許自己也可以在全國各地建立種植基地,這都是完全可以的。
不過這個問題還是到以後再思考吧,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解決未來即將出現的蔬菜空缺問題,索性現在和那些飯店簽署的合同都是一天送一次貨,這讓自己空間之中剩下的那點存活還能夠應付兩天,而新的蔬菜自己也已經種下第三天了,再有一天多的時間就有可以成熟了。
不過等到在空間裡三次試驗機會用完之後如果自己不能夠保證貨物供應的話,想必到時候就是李蛇頭那裡的賠款就夠自己破產的了。
“有沒有辦法讓那些蔬菜在外面生長的速度和在空間裡面一樣啊?”賴小虎問道。
“這個可以啊,只不過叔叔要多浪費幾個晶核。”
按照小然的說法,正常情況下在外面的蔬菜生長速度和現實之中是一樣的,一個晶核只不過能夠讓蔬菜的口感和外感改變,而想要像空間裡面那樣加快生長速度,那就要多耗費幾個晶核了。多耗費一份晶核,可以加快一倍的速度,兩個就是兩倍,以此類推……
“那咱們現在有幾塊晶核啊?”賴小虎又問道。
“只有這一塊,叔叔第一次使用的那一塊還是小然以前留下的,”
賴小虎搞明白了,那個模具是從昨天賴小虎第二次種下的蔬菜發芽生長了之後才開始凝聚晶核的,現在他手上的是昨天凝聚的一個,而今天的還在凝聚之中呢。
“好了,知道了。”賴小虎心滿意足的出了空間。
“不過我到哪裡去買地呢?”賴小虎又犯難了。
把空間裡的蔬菜搬出來了一部分之後,賴小虎就回到了菜市場,“楊大哥,我想在鄉下租塊地,自己種菜,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你想自己種菜啊?”楊豐澤也沒有太多的意外,既然賴小虎現在賣菜這麼掙錢,那自己種也未嘗不可。
“那就去籍縣吧,我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了,感覺那裡環境最適合了。”
賴小虎把楊豐澤的話記在心裡,等到晚上回去查一查。
前世賴小虎在津城也算是生活了好幾年,但是都呆在了市區裡面,對於下面的郊縣並不是很瞭解,晚上回去之後趁著張穎和胡菲菲在外面聊天的機會,賴小虎把津城下轄的幾個縣城的情況調查了一下。
最後經過資料參考以及楊豐澤的推薦,賴小虎把買地的地址選在了籍縣。
籍縣,古稱漁陽,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戰國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唐朝設薊州,民*國二年改稱籍縣。解*放後,1973年9月劃歸津城,相延至今。籍縣位於津城最北部,地處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
這裡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籍縣是整個津城唯一的半山區縣,也是被譽為津城的“後花園”,有山有水,有平原有窪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氣候宜人,被列為全國生態示範*縣和全國首家綠色食品示範區,對於發展無汙染、高品質、高效益的種養業、綠色食品等極為有利。
這樣一個條件無疑對賴小虎極其有吸引力的,前期可能還不太明顯,但是等到以後賴小虎持續擴大規模之後這裡的環境優勢就會凸顯出來了。
現在買地已經成了當務之急了,賴小虎也顧不上親自去菜市場賣菜了,和楊豐澤打了電話之後,自己一早便坐上公交前往了籍縣。
坐上城際公交,賴小虎直接到達的籍縣的漁陽鎮,這裡就是賴小虎此行的目的地。漁陽鎮是整個籍縣蔬菜種植最為集中的地方,全鎮的蔬菜種植面積多達四千多畝。
在這樣一個以種植蔬菜為中心的小鎮上,無疑自己的大業就要進展的順利多了,這叫搭順風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