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為了羅馬!為了公主殿下!(第1/4 頁)
‘窮著迂迴!’
出發前,瑪利亞曾如此說過。
那個時候的鄧尼金還未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可是,在敵我雙方差距的情況下,鄧尼金開始摸到了一些竅門,以極快的速度迂迴到的側面。
他十分清楚現在的情況。
恩維爾的部隊很快就會趕回來。
若是不能夠在天亮之前攻陷傑馬勒·帕夏的防線,他們將難以出逃。
從一開始瑪利亞就給他們定下一個任務目標。
協助蘇丹逃離青年土耳其黨人的控制。
儘管一開始的時候,蘇丹並不願意就這樣離開,他還想對這座城市進行收復。
可是當瑪利亞道明出敵我雙方的嚴重實力差距之後,蘇丹哈米德二世只能退而求之,保證存活然後再進行屬於自己的征途。
逃離這座城市有兩個方向。
往保加利亞那邊逃去,又或者往東方跑去。
保加利亞的方向是最安全的,但同時也是最沒有可能翻身。
仍然掌權的時候,蘇丹哈米德二世就曾經對保加利亞進行血腥暴力鎮壓。
為了對抗青年土耳其黨人,保加利亞國王或許會以利益的方式暫保自己,但也只是暫保而已。
就算不殺他,也不會給他任何權利。
因此,若是真的逃到了保加利亞,哈米德二世將會陷入永無翻身的地步。
這是瑪利亞給他推演出來的未來。
爾後便是另外一條,往東走。
如今的奧斯曼帝國可謂是遍地開花,四處可見都是叛亂與起義。
造成這一情況的最大原因正是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的公開對抗讓很多地方勢力發起了響應。
只不過他們所響應的則是以自己為主導,從而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起義。
無論是目的亦或是方式,都是另一個暴政罷了,絕非真心為人民而戰。
但是他們也並不是沒有任何作用,相反,他們的存在嚴重性削弱青年土耳其黨人的兵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算是曲線救國了。
而這就是蘇丹哈米德二世的唯一出路。
外面的城市仍有不少穆斯林勢力願意效忠於他,很多阿拉伯城邦更是直言要與蘇丹同生共死。
這種的局勢,自然是要往東面離開。
只要蘇丹哈米德二世真的逃離並且重新組建起一支對抗力量,那麼實力不足的人民公社就得以騰出發展的空間與時間。
在未來,這位蘇丹哈米德二世的功績,將會與美國國父路易十六一樣偉大!
在確認好目標方向之後,自然就是要衝擊東面的城門,但同時也是難度最高的衝擊。
隸屬於蘇丹的部隊仍在與傑馬勒·帕夏的部隊進行巷戰肉搏。
鄧尼金的迂迴部隊也同樣與敵人進行交戰。
這一次迂迴行動著實是給傑馬勒·帕夏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連自己的預備隊都投入進去,只為擋住鄧尼金的攻勢。
可是,鄧尼金這五百多人本來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眼見對方不斷增兵防守,而後方防守逐漸空虛,鄧尼金又一次分兵。
五百人分成兩半,四百人負責佯攻,一百人繼續迂迴。
馬卡洛夫負責引路,迂迴了三條街道,數千米距離,這才算是來到了傑馬勒·帕夏的後方。
一個大迂迴進攻,著實是把傑馬勒·帕夏給嚇了一跳,而此時這裡的守備軍只有不到一百人。
此情此景,鄧尼金舉起手上的左輪,高聲怒吼道。
“為了羅馬,為了公主殿下!殺啊!!!!”
之所以喊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