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以工代賑(第1/2 頁)
顧遠華跟著李玄陽的隊伍離開登州從水路經過揚州,走長江經過潤州到了宣州。船隊進入宣州碼頭的時候就見碼頭上,宣州城外已經能夠看到災民了。他們有身強力壯的在碼頭上搬搬扛扛多賺幾個饅頭,有些卻懶洋洋的躺在城牆外難民聚集地的窩棚前躺著曬太陽。
宣州的政策是不允許災民進城,每天供給災民沒人兩個饅頭一碗粥,只保證逃難過來的災民不至於餓死。但想有更好的待遇,卻是絕沒有的。
宣州知府帶著宣州官吏迎接十三皇子這幫賑災人員,顧遠華和宣州知府廖大人見了個禮。因著接下來就是廖大人給李玄陽彙報宣州州務情況,這個顧遠華不能在場,她便自覺的退下後帶著幾個衛兵到碼頭上轉了轉,摸清難民的情況。
她走到難民們聚集的那片窩棚區,就看到一片的髒亂差。那幾個懶洋洋躺著曬太陽的,也都是頭髮蓬亂,面板有些黑,臉上髒兮兮的,還時不時從身上抓一隻蝨子,塞進嘴裡吃掉。看到這裡顧遠華不禁為這些人的擺爛狀態感到又生氣,又難過。
她把帶出來的一些乾糧分發給難民裡的幾個老人和小孩,從他們口中打聽到:“宣州知府不允許他們進城,每天大人給兩個饅頭,一碗粥,小孩子減半,這些糧食只能保證他們餓不死,但想要更好就免談了。”
“那你們要是生病了,可怎麼辦?”顧遠華有些好奇的問道。
“能有什麼辦法,生病就自己忍著唄,有錢就請大夫,可我們從荊州逃難出來,哪有銀錢啊!”老爺子說著滿臉心酸。
顧遠華聽後陷入了沉思,這宣州知府所採取的措施也是這個世界普遍官員會做出的選擇,但是看著這些災民的艱難苦楚,顧遠華良心難安。
她思索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她求見了李玄陽。行過禮後,顧遠華開門見山的將自己針對宣州城外的災民的救治辦法說了出來。
李玄陽一聽顧遠華想採用以工代賑的方法來安頓宣州城外的災民,就來了興趣,再詳細聽完顧遠華的辦法,他不禁拍案叫絕,他強烈贊同顧遠華的方案。於是他差人去傳喚了宣州知府。
宣州知府到了後,李玄陽示意顧遠華把她那套辦法說給宣州知府聽,最好能說服宣州知府按之操作。
顧遠華接到李玄陽的示意,便清了清嗓子,她笑著對宣州知府說道:“廖大人對難民甚是仁慈,不愧是是百姓的父母官吶,學生甚是欽佩。”顧遠華深諳官員都愛聽那些話,便先把高帽給他戴上。
廖知府聽了顧遠華的恭維之詞,心裡很熨帖,但是當著十三皇子的面不能顯得過於自得。他謙虛的笑著說,“本官做的還不夠好,沒有辦法很好的安置這些災民,為保證城內百姓安全,真是不敢讓他們進城啊。”
顧遠華繼續發揮狗腿潛質,捧著廖知府:“您說哪裡話,您沒有下令驅逐他們就已經很是難得了。”廖知府見顧遠華如此上道高興不已,對她的喜愛之情也是溢於言表。
顧遠華見廖知府的心情不錯,便決定開始引導廖知府,於是她說道:“我觀城外有一些災民整日無所事事,這樣下去對咱們宣城的治安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呢。”
顧遠華說到了廖知府的心事,廖知府立馬嘆息一聲,連連點頭:“賢侄說的是,這正是本官憂心之處,原本供給他們一日兩個饅頭一碗粥,對宣州城也不是什麼難事。本官也未有剋扣過他們的吃食,也算進到本官的本分了。”
聽著廖知府的話,顧遠華便覺得更有信心說服廖知府了。於是她便張口說道:“學生倒有個辦法,不知道能不能行,全憑廖知府您決定。”
“哦,什麼辦法?”廖知府急迫的詢問。
“修碼頭!”顧遠華信心滿滿的說。
“修碼頭,宣州哪有多餘的錢修碼頭呢。雖宣州作為河運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