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說來蹺蹊,美國獨立革命本身對昆西地方花崗石的開發,也是起了作用的。弗雷德裡克&iddot;圖德的兄弟威廉,過去曾首先偶然提出何不把冰運到加勒比海地區去賣;後來在一八二二年,他又首先提議在邦克山頭立碑(人稱&ldo;天下第一碑&rdo;)紀念保衛共和國的第一次陣地戰。這個邦克山紀念碑的設計和建造俱出自多才多藝的所羅門&iddot;威拉德之手。此人雖然出身於新英格蘭一個名門望族(著名傳教土塞繆爾&iddot;威拉德的後代),但卻屬於&ldo;自己打天下&rdo;型的人物,按他傳記作家的話,這類人物乃&ldo;我們美國所獨有,與之俱生‐‐甚至早於立國之前便已存在‐‐並與之俱進,其朝氣蓬勃之特性,不僅是美國所土生上長,且已徹底與美國融為一體。&rdo;所羅門&iddot;威拉德是木匠的兒子,僅受過小學教育,其後也當了木匠。但他自學建築的基本知識,刻苦努力,並善於把握機會,終於功成名遂,成為建築界名流。一八一八年,他在查爾斯&iddot;布林芬奇指導下,手製了一座聯邦國會大廈建築模型。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剛剛開始採煤,他便設計了一套在地下室燒鍋爐鋪管供熱到各室的裝置,成為美國最先通用的統一取暖系統。
一八二五年,威拉德受聘為邦克山紀念碑的建築師兼施工總指揮,苦幹了近二十年。據威拉德計算,此碑實際費用為十萬美元;但若把無償勞務折算在內,則勢必數倍於此數。這些費用全部來自波士頓市民的捐獻,但建碑時間之長則倍於他們贏得獨立革命的時間。一八四三年舉行邦克碑落成典禮,總統約翰。泰勒和全體閣員都出席了,由丹尼爾&iddot;韋伯斯特發表主題演說,十八年前該碑奠基時他也發表了他的最著名的演說之一。他說,這是一塊無字碑,&ldo;它不需要字,因為它所紀唸的愛國主義事跡,只能刻在有愛國心的人的心頭,&rdo;
出乎人們的意想,邦克山紀念碑的一大副產物是新英格蘭的花崗石業。當日威拉德為了尋找一種適於建碑的材料,行盡三百英里,遍訪石穴,最後才發現昆西地方的那個花崗礦坑。這個採石場原已由格里德利&iddot;布賴恩特在一八二五年六月買下,此時卻以三百五十美元代價轉讓給了邦克山紀念碑協會。(可是當時大家都說市賴恩特因此&ldo;大賺一筆&rdo;呢。)昆西採石場的所謂&ldo;邦克山巖脈&rdo;正是紀念碑所用石料的來源。為了採得這種石料,所羅門&iddot;威拉德研製了各種工具,諸如抬力起重器、拉力起重器、吊高起重器等一系列搬運安放大塊花崗石的機械,而所有這些機械日後都為花崗石業所通用。格里德利&iddot;布賴恩特還設計和修建了一條出名的花崗石鐵路,也有人稱之為美國第一條鐵路。這條鐵路是一條簡單的木製軌道,六英寸高,包上鐵片,架在石頭枕條上,由馬拉著花崗石塊從採石場運到碼頭。在建築這條鐵路的同時,布賴恩特還發明瞭著名的八輪車廂以及其它一些與鐵路有關的基本器材設施,諸如道岔扳子、輕便起重機、活動貨車、轉車臺和掃雪機等。邦克山採石場不久便成了花崗石業的全面試驗場地。當時該採石場石料售價極便宜‐‐只計直接生產工料費‐‐比市價要低四分之三;威拉德此舉弄得同業莫不叫苦,但市場確實從此開啟了。邦克山紀念碑落成之後,威拉德得意他說,花崗石之如此普遍用作建材,大體上是得力於建碑過程中不斷改進技術之故。&ldo;一種行業已經發展起來……自建碑工作開始以來,在方園數英里之地,採石所得的金錢竟達三百萬美元,若非興建紀念碑,就不會有那麼多金錢落入這些採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