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2/3 頁)
裝置(整個裝置結構輕巧)結合在一起時,美國先進的機車設計的全部精華就集中體現了出來。&rdo;水星&ldo;號拉著客車車廂,時速六十英里,在一年內(一八四四年)行駛了三萬七千英里‐‐這是當時任何機車所能達到的最大行車裡數。
接著又有不少細小的技術上的改進,進一步擴大了英美兩國在設計上的差別。英國機車堅實、穩固、重型和製造精良,是力量和準確性的奇妙產物,但它們的效能一般都比較固定,適應性不強。相形之下,美國機車‐‐正如一個受人歡迎的作家在一八七九年寫道:看起來&rdo;似是一種極不可靠的玩意兒,就象一隻鬆散地編織起來的簍筐&ldo;。&rdo;機車構架輕巧而外露,但仍然很堅固……發動機則是……裝在槓桿系統的支軸上,在各個方面都是平衡的。不管鐵路如何延伸,這裡低、那裡高……簍筐般靈活的機車構架和它的支軸……使機車都能夠適應每一段鐵路線的特殊情況。&ldo;這種輕巧、簡單和靈活的特點,以後一直是美國工業設計的優點。
&rdo;拼命趕&ldo;的技術也表現出對於時間概念的一種特殊態度‐‐對現在、對未來以及對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也許,美國的確是個代表未來的國度,但是美國人卻很少想到自己是在建設未來。更確切地說,美國的技術是著眼於現時的技術,是由&rdo;拼命趕&ldo;所形成的,也是由於缺少工藝人才、資金和原料,以及堅信技術會很快更新等因素而形成的。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英國的鐵路建設者卻是在有意識地為未來而建設。但他們因此也就成為他們嚴峻要求的俘虜。一位英國鐵路建築家愛德華&iddot;沃特金在十九世紀中葉訪問美國時曾經指出:&rdo;我們把鐵路的發明看作是旅行工具的最後改良,所以我們都用&r;耐久&l;的磚灰來建造我們的工程。我們修築的鐵路經得起任何重量的機車;我們鐵路的排水系統能夠排除任何可以想像的洪水的威脅……我們的鐵路橋樑堅固非凡,足以承受重於機車許多倍的壓力。&l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