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第1/3 頁)
三十八 英雄?還是小丑?通俗文學中的喜劇式超人
十九世紀初葉,美洲就具備了形成一個英雄時代的許多明顯特徵‐‐鮮為人知的荒野,在那裡,人們受到桀驁不馴的野獸和敵對部落的威脅。毫不奇怪,隨之而出現的便是美國式的古代英雄了。然而,國家疆界、人們理想和語言中的不確定因素以及事實和願望之間的界限模糊卻跟英雄故事和喜劇之間不明確的界限相呼應。我們最初的民間英雄就是在一片鬨笑聲中登臺的。國家願望的體現者同時是全國的笑柄。這種罕見的組合就是美國特點的產物。
英雄時代的歐洲英雄們‐‐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基里斯、英國史詩《貝奧伍爾夫》中的主人翁、法國名著《羅蘭之歌》中的英勇騎士、德國傳說中的偉人齊格菲、傳奇人物亞瑟王……以及其他許多人,到底是怎樣產生的,這當然還是個謎。他們很可能首先出現在口頭傳誦的故事裡,逐漸地才被寫進正式的文學作品。從傳說或歌謠到文學史詩是一條漫長的路。千百年來,這些英雄人物得到了提煉、升華和&rdo;純化&ldo;,而寫英雄史的人也有意識地把他們的物件描寫得偉大而高貴。
美國的情形則截然不同。有關戴維&iddot;克羅克特(1786-1836)的故事,當他在世時就已經開始流傳了。而當他的業績‐‐真實的或人們想像的‐‐被印成文字啤能永存人間時,他還未去世。他的&rdo;自傳體&ldo;著作(可能大多數都是別人寫的)和其它有關事件的記錄,使他在死後不到十年就成了整個美洲大陸的名人。
美國人塑造自己傳說中的英雄的過程,至少有兩個極其重要的特點,首先,所需的時間短得出奇:在這裡,從不定型的口頭傳說到形成文字並出版只需要幾年,而不是幾百年的時間,連故事裡的粗活和上語都來不及去掉。其次,這些故事最早的版本是典型美國式的。它們還不是文學,只能被稱為&rdo;通俗文學&ldo;‐‐這些作品寫的都是些粗俗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幽默、粗野的滑稽劇、難以置信的事情以及給頭腦簡單的人編寫的探險故事,等等。美國類似《不列顛王國歷史》和《亞瑟王之死》的書裡沒有關於克羅克特的記載。在十年的時間裡,有關他的軼事從爐邊的議論和酒店裡的笑談這個小範圍裡脫穎而出,成了偉大的民主世界裡見諸文字的東西了。廉價的出版物把講述者嘴邊的故事大量發行,使克羅克特的名字傳播開來。這些故事很快就成了欣欣向榮的通俗文學的一部分。
當然,西歐早在十七世紀就有某種通俗文學存在了,如民謠、傳單、打油詩、曆書和其它流行一時的消遣和指南書。但是長期以來,文學作品的服務物件只限於上層階級的少數人。莊嚴神聖的作品,如聖經、祈禱書、佈道詞、史詩以及專題論文等早在文學作品流傳之前就已廣泛印刷了。英國的工人階級直到十九世紀才開始學習閱讀。當普通老百姓中也湧現出一大批文學作品的讀者時,大量偉大的文學作品,如莎士比亞的戲劇和密爾頓的史詩已面世並佔領了國家舞臺。
美國的情形就不一樣了。這裡從殖民時代起,文學作品就比在宗主國裡流傳得廣泛。早在這個國家誕生之際,通俗文學已經有了自己的讀者。在美國頭一百年的歷史中,通俗文學不斷發展繁榮。與此同時,美國的作家們努力使這個國傢俱有自己的典雅和上乘的文學作品。美國又一次把人們所熟悉的歐洲式文化發展的時間順序縮短和打亂了。在其它地方,往往是一個國家首先具有自己的文學,然後某種通俗文學才有可能隨著文化的蔓延而產生。而在美國,通俗文學幾乎在國家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學風格之前就已經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