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拍爛片不寒磣(第3/4 頁)
但是尼古拉斯·凱奇從2010年開始,這位曾經獲得奧斯卡影帝,在好萊塢有著天然優勢資源的超級巨星開始不斷接拍爛片。從2010到2020這10年間,他主演了將近30部爛片。
尼古拉斯·凱奇之所以這麼勤奮地演爛片,就是為了賺錢應付財務危機。由於毫無節制的揮霍之前積攢的財富和投資失敗,他很早就破產了,為了還債,他對於爛片來者不拒。
另外,還有一些沒成名的導演和演員,其實境況是不怎麼好的,像這一部分人員,他們有戲可拍,有活幹,能賺錢,生存下去,那才是正事,哪裡還管得了是不是爛片。
再說了,爛片也有爛片的市場,爛片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和精力去精雕細琢,就像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花個幾千萬,一兩個月時間拍完,上映總能收回一些錢,有時候還是有的賺。
對於演員和導員來說,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簽約了影視娛樂公司的,也就是與這些公司存在著工作上的僱傭關係,說到底還是打工者。當然,也有一些人有自己的工作室和公司,但畢竟這是少數。
因此,很多時候,公司讓你拍什麼,你就得拍,即使你自己十分不樂意,那也沒辦法,這就是一份工作啊。就相當於我們這些其他行業的人,公司讓你去幹一個工作,即使你自己不願意,那也必須得去幹啊。
如果公司安排你必須拍這部電影,而你覺得是爛片就拒拍拒演,那是違約的,違反了工作合同就會面臨賠償的,在影視行業,違約應該都是鉅額賠償。
因此,在決定自己是否要拍什麼樣的片子上面,導演和演員沒有什麼決定權,決定權都在其後面的影視公司手裡。
現在影視行業,真可謂百花齊放,只要是個人都可以來拍片,都想來這個行業分一杯羹,國家也對他們挺包容的,鼓勵百家爭鳴!!!
所謂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寫了幾天網路小說,在人前講了幾個相聲和笑話,當了幾天網紅,全都出來拍片了。各種製作,即使爛到見不得人,爛到沒有下限的都來了,所以爛片越來越多也就不奇怪了。
一方面,可能他們能力和經驗有限,根本沒有認識到他們搞的是一部爛片;
另一方面,人家就是拒不承認自己拍的是爛片,人家覺得他們的片子就是藝術,要不後面怎麼會有那麼多粉絲跟著。
之前不是有部影片,在豆瓣的評分只有2分,該片的導演說是要去法院打官司告豆瓣,說自己的影片耗費了10年心血被豆瓣給毀了。
這就有點奇怪了,那麼爛的片子,還有網友給他打2分,不應該是0分甚至負分嗎?說不定這2分都是他們組織水軍給弄的。
他們不是耗費10年心血在搞創作,而是腦子持續進水10年,才能整出那麼爛的玩意。
在影視圈不是有個說法嗎,導演拍到一半發現是爛片了,那也沒辦法,硬著頭皮也得繼續拍完。為啥?因為要是你拍一半就不幹了,那就是啥都沒有,資方投進去的錢就都打水漂了;但如果繼續把它拍完,拍出來興許靠宣發,靠營銷,多少能收回成本甚至小賺一把。
至於為什麼不是爛片能整成爛片,原因也是各種各樣,比如:
投資人/老闆喜歡心血來潮改劇本,要麼為了跟自己有一腿的某個明星,要麼為了自己的兒子/女兒/乾兒子乾女兒去改劇本,甚至是在拍攝過程中也要繼續亂改,改來改去,就改得面目全非了。這種事情,在這個圈子見怪不怪。
有的影片本身是很爛,但是邀約的人跟導演/演員關係很好,甚至對演員/導演有恩之類的,因此,為了還人情,不好意思拒絕,即使是爛片也會拍。這種情況在這個行業也有很多,尤其在在香港影視圈比較常見,即為了報恩而去拍一些爛片。
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