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仗義每多屠狗輩(第2/3 頁)
容復出手才知道自己是多麼淺薄可笑。雖說他曾經的師父也是一名不世高人,可實際上自己主要繼承的師父的醫術。雖然自己在師兄弟中排名第五,武功上的造詣卻是最低的。
薛慕華無奈地搖頭道:“慕容公子的武功,實乃平生僅見。薛某這點微末道行在慕容公子面前,實在是不敢擔前輩之名了。”
他曾經以為自己廣結天下善緣,又博採天下武學,想來他日對付丁春秋之時也能做到一呼百應。可是這兩天的實際經歷卻是被幾十號星宿派的弟子追得如喪家之犬般倉皇逃竄,什麼神醫風範,都成了夢幻泡影。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志得意滿,再有就是萬念俱灰。短短兩天時間,他就經歷了人生的一大悲劇到另一大悲劇。心理上的巨大打擊之下,頓時心氣全無。連慕容復一聲“前輩”都覺得心裡不自在了。
慕容復一愣,他哪裡知道薛神醫此刻的心情,就是知道了也很難理解。只能象徵性地寬慰幾句,就將這個話題帶過去了。
“對了,段前輩如何與薛前輩碰到了一起?”
慕容復問出了自己一直想問的一個問題。
原來自從那日破廟內段延慶敗給了慕容復之後,遂讓南海鱷神和葉二孃帶雲中鶴返回西夏一品堂修養。自己則一路北上,也無具體目的,只是將自己當年拜師學藝的路程重走一番而已。
這天剛好遇上了當年對自己有恩的薛神醫被不明來路之人追趕,遂仗義出手。
慕容復聽後大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我天,這是段延慶嗎?段老大你不會是拿錯劇本了吧?
似乎是看出了慕容復的疑惑,段延慶悶聲說道:“我段延慶一向有仇必報,有恩也是必報!”
隨即便將一段當年舊事娓娓道來。
原來二十年前,段延慶在外歷練之後,迴歸大理,便遇上了奸臣楊義貞叛亂,其父上德帝被殺,而段延慶自己也因種種原因身受重傷,他的一雙腿就是那時殘廢的。
當然,段延慶只說了自己為仇家所害,並沒有說箇中曲折。
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巧,當時段延慶為保命,只得拖著重傷的身子離開大理。可他一個重傷之人能夠走多遠?
就在他堂堂一代皇子即將喪命之時,好巧不巧地遇上了當時被逐出師門,遊歷四方的薛慕華。其時神醫之名尚未傳開,段延慶天下第一大惡人之名也無從說起。薛慕華只覺段延慶一個重傷之人竟然有如此強烈的求生意志,屬實罕見。傾佩加同情之下,薛慕華出手為段延慶治好了傷。
其時段延慶喉嚨為仇敵所傷,發不出聲音,只是以樹枝在地上畫字得知了恩公姓薛,隨後,因為憂心仇敵追殺,匆匆離去。不過,恩人的身影樣貌卻一直記在了段延慶的心裡。
此後段延慶花了五年時間學會了以杖代雙足,又用了五年時間,學會了將一陽指的指力以手杖發出。再後來,他親手殺盡仇家,後來,江湖上就漸漸地有了“大惡人”的名聲。
他遭逢鉅變,由皇太子之尊淪落到不人不鬼,腿不能行,口不能言的境地,索性自稱“惡貫滿盈”,後來又遇見了葉二孃等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湖上就有了四大惡人的名號。
慕容復聽後,久久不語。
他早知江湖虛偽,人心險惡。如今看來,倒還是低估了江湖的這片水有多深。
丁春秋害人無數,動不動就用毒害死無辜之人,江湖中人卻只敢帶著幾分厭惡、更多是恐懼地罵一句“星宿老怪”,沒有人組織一場聚賢莊大會來圍殺他。也沒有少林高僧帶頭打著為國為民的旗號來一場雁門關之戰。
段延慶雖說復仇的手段過於兇殘,然而其殺盡仇人也有足夠的道理。到頭來卻得了個“天下第一大惡人”的名號。
只因段延慶惡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