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神州系(第1/6 頁)
1994年,香港中旗開始介入納斯達克市場的時候,納斯達克指數只有720點,1997年7月,納斯達克指數達到了1560點,隨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深入,納斯達克股指就開始了全面的暴漲,但是,真正的瘋狂是現在開始的。
在1998年7月,納斯達克股指才只有點,1999年1月只有點,突破點也只是1999年11月1日的事情。[]
從11月1日到12月25日,納斯達克整整漲了一千點,現在還在向5000點發展,甚至有大量的投資機構宣稱可以漲到點,美國和整個國際世界的資本都在瘋狂湧入。
伴隨著這種走勢,美元和石油都在走強,人們都在預判美國經濟會創造一個新的奇蹟,而黃金價位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疲軟。
在這個時期,楊少宗不斷選擇吃入黃金,放棄科技股。
問題是他們持有的科技股數量太大。
在此期間,楊少宗一直在用國家外匯信託基金購入納斯達克買漲合約,同時斥資買入股票讓納斯達克漲的更快,利用合約和手裡的納斯達克股票,他繼續衍生抵押投資石油期貨,兩面沽漲。
他手裡最初只有三百億的美金,在整個納斯達克高達4萬億的市值中幾乎不算什麼,可是,他用三百億美金的外匯打出了六百多億美金的市值,這一點是他自己都沒有預料的。
這是國家資本,他根本不敢戀戰,讓田源逐步沽出股票,轉而買入資源股和日元長協。
他看準一點,一旦納斯達克破產美元必將走軟,因為美聯儲必須拉底利率,而日元利率仍然維持在高位,這就會逼迫日元對美元漲上去,何況日元現在本身就處於一個歷史低位。
吃日元長協是槓桿買漲,以半年期為主不斷吃入。
他用槓桿的好處是手裡不用拿出太多的資本,而他將大多數資本壓入短期石油期貨,將期貨兌現沽給現貨市場後,他會在2月份左右將大部分資金變成現金流,繼續沽空納斯達克、日經、港股等當月期指。
沽空期指的買入手太多容易產生壓力,市場不會貿然吃進,所以,他的另一個策略是在1月份開始變現,不斷賣空網際網路股票。
如果大家都去賣股票你想賣空是很困難的。
所以,必須提前賣空。
比起這一系列的操作問題,更複雜的問題是中旗集團、香港中旗和矽銀集團如何套現離開,在此之前,他們的第一筆大規模套現是將a01的股票轉讓給時代華納矽銀集團、香港中旗、中旗投行三家機構就從中套現逾1美金,在此之前,他們累計投入是剁美金,98年7月開始停止投入,用兩年的時間換取了1美金。
為了逼迫時代華納掏出這筆錢,矽銀集團採取了反對合併的方式,最終讓時代華納透過美銀的貸款融資拿出1美金買下這些股票。
因為短期套現的壓力比較大,在納斯達克漲到點後中旗系和矽銀集團就開始大規模啟動轉讓協議和美國多家投資公司、si人基金達成一連串的協議,將手中的微軟、思科、戴爾等股票全部交換成其餘股票以及其他的金融衍生產品,再不斷進行交換、套現,最終將資產投資集中在資源股、金融股和數目龐大的次房貸產品上。
之所以要買入大量的次房貸衍生金融產品,關鍵還是他們在納斯達克持有的股份總額過高,直接出售會引發大範圍的雪崩,最終導致自身受損。
在美國,次房貸幾乎是當時僅次於紐約股市、美元債券和網際網路的投資產品,也是一個相對新型的產品市場,他們選擇切入的理由很充分,隨著國際資本不斷介入次房貸,此時的美國次房貸產品正處於最為快速的發展階段。
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楊少宗透過不斷套現,累計對矽銀投入了近四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