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姜七七也給出解釋了,她的解釋是:&ldo;太冷了,我打算壘個炕。&rdo;
&ldo;炕?&rdo;是什麼?
姜七七簡單介紹道,&ldo;就是往床下燒火。這個過幾天你就知道了,你先跟我說說你見的貴客。&rdo;
對那貴客的身份,她心裡有些猜測,只是昨天才見過,今天那人就進村了,會是巧合嗎?
陸聞人瞪著她,&ldo;你問這個做什麼?&rdo;
姜七七道,&ldo;好奇。&rdo;
想起她之前說過什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陸聞人面色一沉。
扔了句先把你這堆爛攤子收拾乾淨,便進了屋,還摔上了門。
那一聲巨響,聽得姜七七眼皮直跳,她追了過去,&ldo;書生,把門摔壞了,你自己砍木頭按上!&rdo;
這晚,書生的嘴就像纏了膠帶,姜七七一個字沒撬出來。
第二天,姜七七給他拆了冬衣袖子,改成大小合適的,他才勉為其難的給她講了那貴客的來歷。
原來那貴客叫易誠,來自京城。
易誠祖上是經商的,到了他爹這一輩,他爹不好商人的鑽營,讀喜歡舞文弄墨,還喜歡遊山玩水,在山水中寄託自我。
若不是有個厲害的親家,易家生意幾乎維持不下去。到了易誠這一輩,易誠大哥是個能幹的,從他爹那接過一堆爛攤子,不過兩三年,他便收拾好,甚至擴大了生意,家裡便又好過起來。
易誠性情和他父親差不多,都喜歡看書。家中的生意有自家能幹的大哥接手之後,他就徹底放飛自我,完全沉浸書本中。
與他爹的附庸風雅不一樣,他是單純的喜歡讀書,博覽群書,且有過目不忘的能耐。
按說,他要是去考個功名,也是可以的。
他偏不。
京城中的書讀完了,他便讓他大哥去各家藏書借來讀。如此過了年,那些書都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慾了。
這奇人就想出自己寫書。
那麼寫些什麼呢?他苦思冥想幾日,在一次吃了蜀菜之後,就決定寫山水日誌。
他這個山水日誌和他爹的簡單寫幾句無病呻吟,悲秋傷古的詩句不同。他寫得更詳細些,奇人異事,風土人情,山川地貌,他什麼都寫。
這位真稱得上是個奇人,想法一出,便給皇帝寫了封信,意思是自己有這個志願,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支援。逢上皇帝心情好,大手一揮,給了他一塊可以到處行走的令牌,還派了一隊人保護他。
第26章 26一往情深
誰也不知道易誠給皇帝的信裡都說了什麼, 竟讓皇上那麼爽快的給他撥人。
皇帝手裡的人, 那個個都是精英, 多少人眼紅不已。
易誠卻沒接受這份天大的榮寵, 不,應該說是沒有完全接受。皇帝撥給他的人, 他只留了一個, 其他全送了回去,說有皇上的令牌, 就足以。
奇怪的是,皇帝也沒發怒, 由著他。
易誠拒絕了皇帝派來的人, 又拒絕了家裡給他準備的百十號僕從, 只帶了自己的小廝,就這樣一輛馬車, 兩匹馬, 三個人開始了旅程。
第一次, 他們去的就是蜀州, 整整去了三年, 今年回來, 給皇帝送了書, 在家過了個中秋節, 便又出發了, 這回卻是往北。
姜七七聽了有些無語:夏天往炎熱的南邊, 冬天往寒冷的北邊, 這人確實是個奇葩。
陸聞人儘量用客觀的語氣講了易誠的事跡。易誠做的事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京城裡幾乎人人都知道他,大多數人聽了,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都會搖搖頭,嘆他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