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第2/4 頁)
第九百二十四章水銀瀉地
穹源元年七月十四日,潞王朱常淓就任監國。在初掌政權後,除任命了一批官員以外,另派使者陳洪範去同大平軍講和,以割讓江南四郡為條件,還是想苟安一方。
在當年,陳洪範曾雖弘光朝使節團去北京通好,在那時已經暗中投降了大平朝,被派回江南充當內奸。他回到江南以後寫了一篇名為《北使紀略》的文章恬不知恥地宣揚自己效忠於明朝廷,背後卻到處散佈大平軍勢大難敵,勸人及早投降,被人稱為“活秦檜”。
這次,陳洪範又作為監國潞王的代表,乘坐懸掛著“奉使平朝”旗幟的船隻,去同平方密商賣國事宜了。
可就在朱常淓仍夢想苟且偷安的時候,大平軍卻迅速地向杭州逼進。遲明收取了南直隸十四個府、州後,全軍向浙江進發,直趨杭州駐馬。七月十七日,清兵進抵塘西,潞王身邊的文臣武官們再次發生了大潰逃。
此時,陳洪範同浙江將軍遲明已經商議妥當,回到杭州同張秉貞一道勸朱常淓投降。朱常淓貪生怕死,決定奉表降平。總兵方國安和侄兒方元科原先率領兵馬護送弘光帝到蕪湖,朱由崧被俘以後,他們又來到杭州,所部兵馬還有一萬名左右,準備擁立潞王保衛杭州。沒想到朱常淓已決意降平,在方軍同大平軍戰於湧金門下時,朱常淓竟喪心病狂地以酒食從城上扔下,犒勞大平軍。方元科等極為憤慨。東渡錢塘江,後來參加擁立魯監國的行列。
七月二十日,大平軍不費吹灰之力佔領杭州。遲明趁勢派出使者招降浙東各府州和避居這一地區的明藩王。時周王寓蕭山。惠王寓會稽,魯王寓臨海。遲明遣騎修書,以參、貂等物為贄,邀諸王相見。魯王以道稍遠,辭疾不至。周、惠兩王渡江赴召。尋送南京,同弘光帝、潞王俱北去。湖州、嘉興、紹興、寧波、嚴州等府州官也納土歸降大平朝。
穹源元年七月十七日,唐王朱聿鍵見潞王朱常淓已經決定投降。不勝憤慨,在一批文官武將的支援下,離開杭州前往福州籌辦監國。
雖然唐藩朱聿鍵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的八代孫。在譜系上同崇禎皇帝相距很遠,按常規是輪不到他的。可是因為當時的南明政治中心卻在東南,朱常淓、朱常潤降清以後東南士紳也急於解決繼統問題,不得不就近從疏藩中推選。
朱聿鍵以明朝疏藩即位稱帝。儘管他頗想有一番作為。重建明朝江山,但他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沒有足夠的名分,這一先天弱點使他不能不依賴倡先擁立的福建實權人物鄭芝龍、鄭鴻逵兄弟。即位後就以擁戴功加封鄭芝龍為平虜侯,鄭鴻逵為定虜侯、鄭芝豹為澄濟伯、鄭彩為永勝伯。
而隆武朝廷建立後,頒詔各地,得到了兩廣、贛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殘明政權的承認。
此外,魯王朱以海監國浙東;分封於廣西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也不甘寂寞。改廣西省會桂林為西京,黃袍加身。殘明事實上變成了兄弟蕭牆狀態了。
而此時在福建的鄭芝龍兄弟。他們即以迎立隆武作為定策勳臣第一,借隆武朝廷的名義鞏固自己在福建等地區惟我獨尊的地位,帶有很大的割據色彩。又派出使節與大平朝勾勾搭搭,做好了隨風而倒的準備。
唐王朱聿鍵原本希望鄭芝龍、鄭鴻逵統兵出福建,建功立業。在他的一再訓令下,鄭芝龍不得不派永勝伯鄭綵帶兵出杉關,援救江西建昌殘明部隊。鄭彩到達杉關之後卻按兵不動,無論監軍給事中張家玉怎樣催促,他一概置之不理。不久聽說大平軍將至,拉起隊伍就跑,三日夜退到浦城。
隨著雙方矛盾的激化,唐王朱聿鍵明白除了離開福建,擺脫鄭芝龍兄弟的控制,不可能有任何作為。於是,他決意親征,目的是第一步把行在移到江西贛州,然後視情況而定,如果江西用兵得手,局勢穩定,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