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頁)
煥和明朝遼東的這些軍將雖然派不出探子透過無人區去偵察,但是他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知的。從蒙古那兒跑過來的傾向於明朝的那些蒙古人,把後金軍隊的動向,告訴給了袁崇煥和這些遼東軍將。
雖然得到這一訊息的時間是晚了一些,袁崇煥還是連上了兩道奏章,及時的示警,並且提醒了崇禎皇帝和大臣們要加強長城各個關口的防禦,防止後金的滿蒙聯軍從長城關口攻入明朝內地。
接到袁崇煥奏章裡的示警以後,崇禎皇帝和大臣們都覺得是難以置信。那袁崇煥不是已經誇下了“五年平遼”的海口了嗎?
再說,為了加強袁崇煥的事權統一,崇禎皇帝對於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行為都默許和支援了,而且,除了平臺召見答應給袁崇煥的物資和軍餉之外,崇禎皇帝還為了安撫東江軍,額外撥出了大筆銀子。
在崇禎皇帝和朝廷的這種支援下,不希望你袁崇煥消滅後金軍隊,但是袁崇煥你在遼東牽制住後金軍隊的主力,讓後金軍隊無力進攻長城關口到明朝內地,那總該是沒有問題了吧。
於是,崇禎皇帝和大臣們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他們以為袁崇煥的這兩次示警,是因為要透過向朝廷的危言聳聽,來達到朝廷增加遼東物資和軍餉的目的。因此,崇禎皇帝和大臣們都沒有理睬袁崇煥的示警。而朝廷做出及時反應的機會,也就這麼過去了。
到了九月初二,皇太極親統大軍徵明,十一日後金軍隊到遼河,沿途蒙古各部紛紛來會。二十日,抵達喀剌沁的青城。
可就在這時候,皇太極突然又遇到來自兩大貝勒代善和莽古爾泰的壓力,二人至皇太極住處,舉出“勞師遠襲”、“糧匱馬疲”、“眾寡不敵”、“恐無歸路”等等為由。這兩大貝勒在這個時候,還是害怕明朝的軍事實力。但是嶽託、濟爾哈朗等卻堅決支援皇太極的行動。
到了最後,皇太極裁定,繼續進軍。這是皇太極在軍政集權上的一次巨大勝利。而這時候,皇太極統帥的滿蒙聯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十萬人。
意見統一以後,以濟爾哈朗、嶽託統右翼四旗,阿巴泰、阿濟格領左翼四旗,迅速攻破大安口、龍井關。皇太極繼後攻克洪山口城,入內駐師。
這一年,是己巳年。而皇太極的後金軍隊對明朝內地的第一次進攻,史稱己巳之變。
由於明軍防備空虛,後金軍很快就兵臨長城南面的軍事重鎮遵化城下,遵化城離北京只有二百多里地。十月初一日,京師戒嚴,崇禎詔令各路兵馬火速赴京勤王。
接到後金軍隊從長城關口攻入明朝內地的訊息以後,袁崇煥是大驚失色,他立刻率領著遼東軍隊的主力,火速開往京城來勤王。
可是,從以前袁崇煥指揮的戰例中可以看得出,袁崇煥只可以勉強稱得上是一位防禦的軍事統帥,在進攻野戰中,袁崇煥的指揮才能完全就是個小白。
袁崇煥根本就沒有集合起遼東軍隊所有的兵力和後金軍隊決戰,而是在勤王的過程中,用出了兵家最忌諱的添油戰術。而第一個犧牲品就是駐紮在山海關的平遼總兵趙率教。
為了在遵化阻截住後金軍隊,袁崇煥令平遼總兵趙率教率四千兵馬,馳救遵化。趙率教率部急馳三晝夜,行350裡,到達遵化以東的三屯營。
但是因為兵荒馬亂,三屯營總兵朱國彥不讓入城,趙率教只好接著縱馬向西,馳向遵化。十月初四日,趙率教率援軍至遵化城外。
在遵化城下,趙率教望著對面後金貝勒阿濟格等所部滿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是一臉的平靜,只是他的眼神帶著深深地絕望。
這時候,趙率教身邊的親兵隊長對趙率教說道:“大帥!弟兄們急趕了三天啦,馬都跑死了許多,就是剩下的馬也基本上沒有馬力了。大帥,我們還是先撤退,和袁督師大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