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表演流派(第2/3 頁)
學的都是斯坦尼,那大家對斯坦尼的理論究竟瞭解多少呢?”
景軒舉起了手,“好,就你了!”張然老師點名道!
“斯坦尼的理論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非別是:舞臺自我感覺諸元素;舞臺行動諸元素;和形體動作方法。”
“沒錯,說得很好!”
張然老師揮揮手示意景軒坐下,繼續解釋道:“斯坦尼第一階段是舞臺自我感覺諸元素。
這部分內容就是大家第一學期進行的“元素訓練”,其中包括無實物、感受力、信念感、情緒記憶等等訓練,這一階段偏向於內部技巧的訓練。
第二階段是舞臺行動諸元素,這一階段的核心內容是最高任務和貫串動作,這也是整個斯坦尼體系的核心和根基。
正是有了最高任務和貫串動作在內舞臺行動諸元素,斯坦尼理論才真正形成了體系。
才具有其他任何表演訓練方法不具備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嚴整性。
因為最高任務和貫穿動作直接抓住了表演藝術的根本,一切的訓練方法都圍繞著“行動”打轉,為“行動”服務,體系也就連成了片。
拿方法派來說,斯特拉斯伯格的流派就屬於第一階段,對內部技巧的訓練方法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強化了放鬆、情緒記憶和情感替代;
而我們這一派,強調最高任何和貫串動作,這就是典型的斯坦尼第二階段。
當然,並不是說第二階段的演員就比第一階段的演員要強,阿爾-帕西諾是斯特拉斯伯格的學生,而羅伯特-德尼羅是斯特拉的學生,他們都是最優秀的演員。
同樣的,很多人認為方法派牛逼,表現派就是渣,但梅里爾-斯特里普就是以表現派為主,她就像一座高山一樣橫亙在方法派面前,號稱方法派終結者。
其實,不管哪一派只要做到極致都非常厲害,武術裡有一句話說得好“拳無高低,人有強弱”,表演也是這個道理!
斯坦尼第三階段叫形體動作方法,是斯坦尼在1930年之後提出的理論。
因為斯坦尼經過長期實踐發現,人的感情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有效控制,有時候演員入戲特別困難。
比如王志紋是非常優秀的演員,演技也非常出色,但他演哭戲的時候經常用眼藥水,因為他哭不出來。
因此斯坦尼打算從可見的、容易把握、易於訓練的形體動作出發,透過外部動作來帶動內心的情感。從而達到內外的統一。
遺憾的是,當時斯坦尼已經70多歲,身體狀況很糟糕,沒辦法參與舞臺實踐,只是提出了形體動作方法的理論,並沒有開放出訓練方法來。
在斯坦尼去世後的幾十年中,很多人,包括我的老師瑪麗-希爾、甚至包括斯特拉-阿德勒都在嘗試形體動作方法,但都沒有取得有效的成果。
現在全世界,包括中國都停留在斯坦尼的第二階段。甚至有人對此產生了懷疑,認為第三階段是斯坦尼的空想,根本行不通。。。”
聽到張老師的介紹,學生們都瞪大了眼睛,吃驚地看著張然。
要是張老師成功的話,那豈不就是成為格洛托夫斯基、梅耶荷德那樣的大師了嗎?
哇,想想真的太帥了!
茳疏影同學激動的說道:“張老師,張老師,要是您真的研究成功了,那就是開宗立派了呀。那我們豈不就是開派大弟子了!”
張然老師笑著搖了搖頭道:“哪有那麼容易,現在只是有了一點方向,距離成功還差得遠。”
李金茗擔憂的道:“張老師,那如此說來,我們豈不是成了試驗品?”
張然面無表情的道:“沒錯,你們的確是‘試驗品’。
不過你們不用擔心,既便我把你們培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