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頁(第1/2 頁)
告李相,這事兒不小,一旦失敗,就是全軍覆沒,所以尋芳單獨一個人上,可以減少失敗的損失。
再來,論親密關係,尋芳跟俞敏是最應該頂在前面的。尋芳首先是三皇子這邊兒的一個助手,如果尋芳遇難,三皇子那邊兒的勢力不會不幫忙。
而俞敏是屬於不站邊的,況且他跟過李珖做事,李珖是二皇子那邊兒的人,所以就算俞敏願意,三皇子也不敢用他。
再有一點,尋芳畢竟已經娶妻,況且還有即將出世的孩子。在古代來說,也算是有了香火。
不管是男是女,至少葉家不絕在他這裡。就算他沒有兒子,還有葉家大房葉尋蕙,他們家大業大,人口多,死他一個不怕。而俞敏是家裡的獨苗,又即將成親,有危險也實在開不了口讓俞敏先頂上。
最後便是,比起俞敏,皇帝也更信任尋芳。尋芳想要見皇帝簡單,但是俞敏見皇帝困難,因此這差事才落到了尋芳頭上。
至於俞敏跟葉尋芝還有梁佩恩他們,在其中也不是沒有幫忙,蒐集證據的時候有他們的幫助,另外散播李家事跡的,也有他們的功勞。
這時候眼見尋芳他一個上了不成,葉尋芝他們也是焦急。畢竟事情一旦敗露,李相相安無事的話,他們都是吃不了兜著走。
死是不一定會死,但是要是皇帝更傾向二皇子而不準備動李家的話,他們最後的仕途也就完全斷送了。
到時候別說是為楊雪松報仇,自己能有命回老家都算是菩薩保佑了。
葉尋芝在一旁說道:「我看你還是先安排安排家裡的人吧。」
確實,如今尋芳跟皇帝告狀的事兒,不一定沒傳到李相耳朵裡,沒準現在李相就在考慮著怎麼對付尋芳呢。
尋芳說道:「我是著急,但是妹妹的婚事還要過幾天才辦,這已經是提早了的。我這之後也不求什麼了,只想著,敏哥兒你以後一定要對寶兒好。」
俞敏回來之後,他跟寶兒的婚事也就提上了日程。
王氏著急寶兒的年紀,尋芳著急到時候真的出了事兒妹妹受到牽連,嫁出去的女兒在這時候就不算父母家的人了,尋芳要有事兒,也找不上寶兒。
他是幾乎可以確定,不管如何,李相也弄不出什麼叛國或者謀逆的罪名給他。
既然如此,就算真的遭殃,也不過沒收他的家產,拿了尋芳本人去問罪,還是不至於將家人都抓去牢裡的。
所以最後就算獲罪,也是他一人的事兒。自然這被李相報復的事兒不發生最好,最好是將李相打垮,他自己保住身份。
可如今皇上不動,慌的就是尋芳他們。
就算知道皇帝不太可能牽連到家人,但是尋芳還是不放心,如今能多一個不算他也家人也算好,寶兒嫁出去了的話,只要俞敏不亂使性子又不拿自己的命當回事兒,那麼至少寶兒能一世無憂。
「哥哥放心。」俞敏也理解尋芳的心思,便安慰了尋芳一句。
之後幾人又商量了一會兒,這皇上的心思他們是猜不透的,索性先將家裡人安頓好,之後再看上面是什麼動靜,大家見機行事。
若是皇帝決心要治李家的話,不會沒有行動的。
聊過了天,在楊家用過了茶,還順便去拜了拜楊母跟楊雪松的牌位,這才從楊家各自回家去了。
那日聊過之後,尋芳他們都是按兵不動,時刻關注著朝堂動向。
尋芳偶爾會去三皇子那裡,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政事。因為尋芳的想法比較超前,又去南方打過仗,再加上他年紀雖然不大,但是有七八年的為官經驗,所以他說的一些觀點,三皇子跟在場的人都還算是推崇。
三皇子因為欽佩尋芳有實才,便對尋芳很是尊重,簡直將他當做了老師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