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2/4 頁)
性敦純謙雅,前程大好。偏偏在十八歲這年性情大變,不再笑不再溫和,入朝堂經營人脈,權力漸大時,竟殺繼母親子,乃至繼母全家。因其手段太好,旁人就算知道是他,也無法究責。相傳曾有人質問,他只冷笑:怎麼就容她殺我弟,我不能殺她親人了!
溫書權親母生有兩子,生幼子時難產而亡,其父三年後續弦,繼妻進門有喜,十月後得子。俗話說有後娘就有了後爹,溫家後宅定有齟齬,誰都能猜到。溫書權胞弟夭折,多半也是亡於繼母之手,但繼母之子也是血親,一個爹生的,溫書權報仇把他也殺了,世人談及多是指責,不能原諒。偏溫書權背著這樣罵名,還能在朝堂混的風生水起,端的是人才!
崔俁眼眸微動:&ldo;你家鄉……可是太原?&rdo;
&ldo;是呀,崔哥哥怎麼知道!&rdo;溫書忱眼睛睜圓,一臉驚訝。
&ldo;你沒有親生姐妹,只有個小弟弟,不過跟你不是一個娘生的?&rdo;
&ldo;嗯,我娘去世了,生我的時候……&rdo;溫書忱對於娘親沒有記憶,只難過了一瞬,&ldo;崔哥哥怎麼又知道!&rdo;
崔俁嘴角微揚,點點他的鼻尖:&ldo;因為崔哥哥會卜卦呀。&rdo;
&ldo;原來崔哥哥有這等本事!&rdo;溫書忱趕緊放下藤球,躬身端端正正行個禮,&ldo;書忱剛剛放肆了。&rdo;
當世對於玄學很是推崇尊敬,東都城中貴族甚至願意拜入名門習術,可惜不管道家還是佛家,有大本事的人多隱而不出,世人想拜少有門路,外面能找到的除了江湖騙子,便是懂些小術之人。
連小孩都聽到了都有這等反應……
崔俁剛剛只是開玩笑,現下突然覺得,自己那個金手指……挺有用。
而且之前他一直冥思苦想,想不出什麼還債之法,現在靈感突發,他覺得他可以做一件很厲害的事‐‐幫楊暄構建班底!
非是他盲目自信,現代時他小小年紀就頗有耐力,臥薪嘗膽懸樑刺股,不管是別有目的想討人喜歡還是技多不壓身心有底氣,他學了很多東西,厚黑學更不是白看的,從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折騰手段便可見一斑。再加上輩子一點經歷,可媲美先知的金手指‐‐文武狀元他考不了,籌謀軍師什麼的完全可以試試!
軍師……崔俁眼神微轉,手指輕捻。
楊暄是本朝太子,可這個太子當的太憋屈。
楊暄爺爺楊蒙是篡位得國,文治武功雖得朝臣認可效忠,總是名不正言不順。被他幹掉的宇文皇帝的確是個昏君,可昏君爹宇文先帝是個明君,還是個口碑名聲樣樣都好的皇帝。楊蒙左思右想,命兒子楊衍娶了前朝宇文氏的公主。公主當時年紀不大,養好身體萬辛萬苦懷孕生下楊暄,楊蒙大喜,當即冊封楊暄為皇太孫,而楊暄父親楊衍,也就成了太子,一切都名正言順了。
可惜楊暄運氣實在不太好,生下他的宇文公主身體不好,心境也不好,產子一年沒熬住,去了。真心疼他的爺爺楊蒙年事已高,壽數到了,沒兩年也去了。他爹楊衍,當皇帝前後簡直兩個模樣。楊衍娶宇文公主前已有兩庶子,登基後,庶長子生母發力,一舉成為寵妃,牢牢攏住楊衍的心,很多事都隨著她的喜好來。
想也知道,後宮有jian妃,會是怎樣形勢。然楊蒙太給力,朝廷治理的太好,楊衍雖昏,短時間內沒搞出什麼大事,江山一時半會兒玩不壞,朝臣們還能容,而且太子太小,真要發力,國將不穩,遭殃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