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1/5 頁)
正文 【95】初見劉亦菲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是我國影視劇明星的搖籃,是培養表演藝術家的學堂。表演系承擔著培養高質量的電影、電視表演專門人才的重任。表演系在重視學生專業素質教育的同時,十分強調對學生德、智、體等綜合素質的開發與培養。
同時,表演系還有著光榮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中央電影局藝術處處長陳波兒發起籌建表演藝術研究所。1950年招收第一批學員,這就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1952年表演藝術研究所稱為中央電影劇電影學校,白大方任校長,王逸,謝鐵驪負責表演專業,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青年電影演員。1955年邀請了蘇聯專家卡贊斯基,舉辦了表演幹部進修班。1956年北京電影學院正式成立,1966年“文革”中斷教學十年,1976年恢復,重建。
表演系培養的目標是為電影、電視部門培養能從事表演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階專門人才。
學院要求學生應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國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系統掌握電影、電視表演專業的基礎理論及電影、電視藝術基礎理論;具有獨立塑造熒幕(螢幕)人物形象的創作能力;初步掌握影視製作工藝過程;具有較強的外語水平,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同時具備初步的聽、說、寫的能力。本科生畢業要求具備本專業教學工作的能力。
表演系主要專業沙課程有影片分析、戲劇名著分析、音樂作品分析、美術作品分析、文學作品分析、電影聲音、心理學、藝術概論、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電影編導概論、影視表演分析、美學概論、影視製作、電影造型、語言技巧。音樂、形體、表演藝術等。結合教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表演業務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培養未來的專業電影演員,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形象。這是由電影表演藝術自身獨具的特點所決定的。長的漂亮當然很好!但是生活中的美並不等於人物藝術形象的美。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體現著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人的理想、願望、意志和愛憎,同時也反映著當時社會大眾審美趨向。電影藝術家總要給自己喜愛的人物,找到一個理想的外形和生動的面貌。這種外型和麵貌反映著角色獨有的氣質和性格,並能給觀眾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為觀眾所認同、使人產生共鳴。所以選擇那些符合角色性格和氣質,但同時外形和美貌又好的演員來飾演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始終是“生理和社會的要求的一種表現”(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語)。這也是為何形象作為電影表演專業招生中首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的原因。總之,對形象的要求從根本上講是要有特點的。當然,電影藝術所要反映的現實生活是紛繁複雜的,其中要塑造的人物也必然是各式各樣、型別不同、形象各異的。因此,在我們招生時,要考慮在外形上“生、旦、淨、末、醜”行行俱全,也要注意各電影製片廠對各種形象型別演員的需求。
總之,外形和容貌沒有標準的模式。
形象和氣質是挑選演員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未來要做一個專業的電影演員,還要透過各種考試,考察考生是否具備起碼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也就是常說的具備不具備做演員的素質。
專業素質要求:
一、形體
外部條件是指包括容貌在內的身體條件,要求五官四肢不能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電影演員塑造的人物形象要透過熒幕傳達給觀眾。他們是依靠人物的行為和形體動作,來反映劇情的發展和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所以我們常說形體是表演藝術的基石。
為了讓老師能更好的瞭解考生的身高、四肢、肩寬和髖骨比例,讓身體線條的表現力完全展示出來,形體考試時要求考生穿緊身或貼身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