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1/2 頁)
[社會文學] 《路遙十五年祭》作者:李建軍【完結】
內容簡介
歲月荏苒,流光易去,不知不覺又快到路遙逝世十五週年的祭日了。
在文學領域,路遙還不是大師;更何況,路遙的作品的確存在問題。
然而,更多的時候,人們是用尊敬和感激的語氣談論他,彷彿他們談論的不是一個從未謀面的作家,而是一個過從甚密、交往已久的朋友。在一個文學荒蕪的時代,路遙使我們感受到了戰勝飢餓、屈辱和苦難的勇氣,幫我們認識到了愛情、親情和友情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理解了關於文學、人生與世界的樸素而重要的真理!
第1節:人們為什麼懷念路遙(代序)
人們為什麼懷念路遙(代序)
李建軍
歲月荏苒,流光易去,不知不覺間,又快到路遙逝世十五週年的祭日了。
十五年裡,我經常聽人談起路遙,談起這個四十二歲便齎志而歿的優秀作家。
論及路遙,語含不屑甚至輕蔑的,自然大有人在。那些傲慢而淺薄的編輯,那些跟風趨時的批評家,那些習慣於做高頭講章的學者,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把路遙說成一個落伍而可笑的人,甚至把他的作品說得幾乎一錢不值。這不奇怪。在文學領域,就連大師,都難免要受到別人的質疑和苛責。更何況,路遙還不是大師;更何況,路遙的作品的確存在問題。
然而,更多的時候,人們是用尊敬和感激的語氣談論他,彷彿他們談論的不是一個從未謀面的作家,而是一個過從甚密、交往已久的朋友。有一次,在火車上,我的一位朋友說起路遙的題為《姐姐》的短篇小說,很是激動,以至於情不自禁,潸然淚下。有必要說明的是,我的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文學博士,是一位好學深思且學有所成的學者。
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人們念念不忘、心懷感激的,不是那些幾乎一年炮製一部長篇小說的活著的&ot;著名作家&ot;,不是那些屢屢獲得國際&ot;大獎&ot;的所謂&ot;大師&ot;,而是一個離開這個世界已經整整十五個年頭的小說家?
在路遙逝世十週年的時候,我曾經寫過一篇題為《文學寫作的諸問題》的文章,試圖較為深入地回答這個令我好奇的問題。
在我看來,路遙之所以受到讀者的喜愛,是因為他正確地解決了&ot;為誰寫&ot;、&ot;為何寫&ot;、&ot;寫什麼&ot;、&ot;如何寫&ot;這樣一些重要的問題。這使他的寫作成為能與讀者的精神發生關聯的積極的寫作,賦予他的作品以強烈的感染力,使之能持久而深刻地打動讀者。
現在,我發現,路遙的作品受到讀者熱愛的根本原因,在於他的寫作本質上是給予性的,而不是佔有性的。
我發現,寫作有兩種尖銳對立的模式:一種是佔有性寫作,一種是給予性寫作。佔有性的寫作表達的是一種陰暗的情緒和利己的價值觀,在這樣的敘事世界,作者是一個暴虐的父親,人物和讀者都得不到他的尊重和善待。相反,給予性寫作卻有著母性的慈愛氣質,在這裡,利他的犧牲精神,博愛的人道情懷,以及對自由、正義、平等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構成了像大地一樣穩定的精神基礎,給讀者帶來的是一種寧靜的幸福感和豐饒的收穫感。佔有性的寫作是市場性質和交換性質的寫作,具有迅速、輕盈和批次化生產的特點,汲汲乎以求的是印數、版稅和碼洋,相反,給予性寫作則具有緩慢、沉重和少量化產出的特點,其目的在於發現並揭示人類生活的真相、理想生活的圖景、自由的價值和幸福的真諦。佔有性的寫作是以作者的&ot;自我&ot;為中心展開的,它經常僅僅作為與作者這個&ot;個體&ot;相關的事情被談論,與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