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都市言情 > 精彩從1984年開始起點 > 第百十一章 退役時代(四)

第百十一章 退役時代(四)(第1/2 頁)

目錄
最新都市言情小說: 超級導演從拍歪嘴龍王開始降臨邊荒我真是太想重生了國際頭號通緝犯,開始我只想搞錢直播躺平擺爛:全網羨慕嫉妒恨!荒葬我的異能尋寶人生悟性逆天:八年獲得66個博士聖域:戰事再啟以我之劍高武:喝杯奶茶,神也斬給你看!死亡通知書:你將在下午3時死亡重生:你兩世從警,警齡九十年?娛樂:開局一首歌嗨翻歐美音樂圈重啟時間線今天也要努力師韻鄉隅中二腹黑學長是現代最強全民:青梅捅刀後,物品無限升級蘇燦的時光羈旅

送走倪老,回到書房,拿起倪老留下來的一份資料,看了起來。

這是一份關於印度It行業發展現狀的報告,結合後世的記憶,印度的It行業,或者說是印度的軟體開發,過去和未來的發展情況呈現在他眼前;

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公正地說,這時期印度的條件並不差,從工業、交通、教育等所有方面都遠超晚兩年建國的華夏,在亞洲僅次於Rb;

1950-1980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僅為3.5%,土地私有制度嚴重阻礙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化道路困難重重。80年,華夏和印度的Gdp基本持平;

進入了80年代,資訊革命逐漸興起,在這一輪國際產業結構升級中,一批接受早期資訊科技教育的印度精英,為這個基建薄弱、資金匱乏的國家找到了一條出路——軟體研發。

印度有自己的優勢。現代資訊科技運用建立在以英語為主的資料管理、傳遞和硬軟體設計的基礎之上。受長期殖民影響,印度視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並形成了純熟的英語思維,有利於承接英美資訊科技產業發展成果,更快融入全球化分工之中。而且,與硬體不同,軟體研發並不需要太多的基礎設施支撐,更符合印度的發展實際。同時,為降低成本,米國軟體企業開始轉移部分生產環節、開展外包業務,充分利用、挖掘世界各地的軟體人才,給印度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印度還有一個優勢,幾十萬印度大學畢業生赴美留學、工作或移民。他們有的紮根米國矽谷,有的成為“海歸派”,不僅成為印度和米國兩國資訊科技產業緊密聯絡的紐帶,也為印度本土軟體加工基地和研發中心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80年代,“計算機總理”拉吉夫·甘地,把軟體產業確立為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制定了諸如進口it裝置減稅、出口免稅、鼓勵外商投資、保護軟體產權、大力培養軟體開發人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在國家政策、民間資本的支援下,印度資訊科技產業迅猛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以軟體業為代表的資訊科技產業已成為印度經濟的新增長點。

1981-1990年,印度軟體與外包產業出口額幾次翻番,從1350萬美元增長到5億美元。同期印度資訊科技產業產值的平均增速卻達40%以上,進入二十一世紀,禹天印象中的印度軟體產值達到了幾百億美元;

印度軟體產業的高速發展,曾經讓華夏無比的羨慕嫉妒恨,90年代後期,華夏提倡全民學英語估計跟受了刺激有一定的關係。

想到這裡,禹天撇嘴,光鮮的成績單背後,印度資訊科技產業也有不少硬傷。

一方面,硬體不過硬,成為制約印度資訊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相較於資訊科技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印度資訊科技產業硬體基礎設施的建設卻相當滯後。

另一方面,印度資訊科技產業的命脈被置於他國資訊科技產業鏈中的一環。在專案轉包過程中,專案利潤被一環一環地抽剝,印度僅靠承包專案換取的收益其實十分有限。

此外,因忙於承接發達國家企業軟體和服務外包業務,印度對自主品牌軟體產品及服務的研發投入嚴重不足,這導致印度軟體服務業長期處於國際軟體產業鏈的低端,缺乏核心技術與自主品牌。

在印度,只有極少數大型資訊服務企業能拿到具有較高附加值的外包服務專案,絕大多數中小型公司只能充當國際集團的分包商,在被層層轉包的專案中賺取極少的利潤。

更要命的是,這種外包發展模式導致印度資訊科技產業過分依賴國際市場,國內市場需求嚴重不足且增長緩慢,年增長率也只有15%左右。

印度是一個擁有10億餘人口卻沒

目錄
從指環王開始地平線上的莊園主國運爭霸:我大秦重工,震驚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