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春節前(第1/2 頁)
冬日的寒風凜冽,吹過山林,帶來陣陣寒意。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給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的盛裝。
山間的小溪早已結冰,冰面倒映著天空的顏色,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
樹枝上掛滿了晶瑩的冰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大雪覆蓋了山巒和田野,一片潔白無垠,彷彿置身於童話世界一般。
林峰老家位於鄂東北的大別山區,冬日的大別山區,雖然寒冷,但卻有著一種獨特的寧靜和美麗。
農閒時的人們會圍著火爐,喝著熱茶,吃著紅薯、南瓜、竽頭等雜糧,講述著過去一年的收成,共同期待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林峰坐在自家的火爐邊烤著火,現在可不像後世,有空調,有電爐或燃氣供暖等取暖裝置,這時的農村取暖都是靠樹木柴禾。
林峰的家裡坐著三嬸,和垸裡一個同族長輩,他應該叫三奶奶,幾個女人一邊做著布鞋,一邊聊著家長裡短的,東家的婆媳關係,西頭兄弟關係,反正沒聊一句正經事,都是村裡的一些家長裡短的。
而林峰則在思考著如何增加收入的問題,可現在的他才剛滿八歲,空有想法卻無法實現,想了半天也是毫無頭緒。
這時他突然靈光一動,他記得八七年的時候,一種中藥杜仲的價格一飛沖天,價格當年直接達三塊八一斤,這個時代的三塊八可不是後世,要知道豬肉也才一塊一毛錢一斤,一個壯勞力一天的工錢也才一塊五毛錢。
而林峰所在的村子在大集體年代,有一家村辦藥廠便種植著不少的杜仲,近幾年沒人收購,便一直無人問津,而在山中還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杜仲,平時那家需要一點便自己拿刀去剝,只要不砍樹便沒人管。
這倒是一個搞一筆快錢的路子,可惜要到後年,不過從明年開始就可以想辦法開始儲存貨,靜等八七年行情的到來。
林峰前世是一個小說書迷,雜七雜八的小說看了不少,他記得《讀者》這本上海發行的雜誌看的人很多,自己上世讀初中時就經常看,還有今年初本省發行一本《知音》雜誌在八九十年代也紅極一時。
現在這個年代,他們這個山區小村連電視都沒一臺,照明電還要到明年也就是八六年才能通,他想或許可以嘗試下自己寫寫散文之類的作品去投投稿。
想到這裡,他找到了這個冬季可以乾的事了。
中午吃完南瓜,他便一個人回到自己的房間,跟母親說自己要學習便關上了房門。
取出作業本和鋼筆,可剛準備下筆卻不知道寫什麼題材了,腦袋中細細的思考寫什麼題材符合當下的大環境。
想了許久,決定以農民勞作場景寫一篇六千字左右的散文。這樣的文章符合這個年代的審美觀,符合當前的大環境,過審的成功率相對要大點。
選好題材之後便開始構思作品的題目和行文了。
最後定下題目為《農耕者》,便開始醞釀寫作,一篇六千多字的散文寫了三天,中間修改了五六次,才最終定稿。
“唉,這寫作還真費腦,關鍵還不知道能不能稽核透過。”林祖峰將稿子收好之嘆了口氣。
臘月十六,剛停了一天的雪又開始下了起來,林峰起床後,朝著屋後的小山崗走去。
一邊走一邊哈著氣,心中吐槽了一句“真他媽的冷”。
上到小山崗抬頭朝著大望去,雪花紛飛,視線也就不怎麼好,但他的心情卻很好,看著白色的山,白色的屋頂,整個天地都呈一片白色,樹枝屋沿下吊著晶瑩的冰錐,完全可以寫一篇雪景散文啊。
站了一會,小臉被凍得通紅,林峰下了小山崗快步朝家裡走去,因為他已經聽到母親的叫喚聲了。
今天的早餐是手工掛麵,在這時候可是一頓很好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