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惡龍無法戰勝?(第1/3 頁)
接下來幾天,莫道工作內容還算輕鬆。
整個分社雖然暫時撤到也本蒙,但工作的重點依舊是克爾納。
只不過,終究暫時不在克爾納境內,
在克爾納局勢不太明朗的這段時間,總社和分社這邊都不準備讓分社回到克爾納首都。
順便也讓剛從危險區撤下來的分社人員能夠得到一些休息。
整個分社這段時間工作都比較少。
按照總社那邊的建議,
莫道這些天主要就是負責將先前一段時間的克爾納首都戰爭的報道,以及後續撤離克爾納的路上拍攝到一的畫面,
整理出來,撰寫一期關於‘克爾納戰爭’的專題報道。
最後花費了三天時間,
刊登在了華新社報刊,同時發表在了各社交平臺的官方賬號上。
專題報道的標題叫,“克爾納戰爭的結束與開始。”
報道中,莫道秉持著一位記者的立場,沒有攜帶太多主觀情緒,
只是客觀地記錄下了這段時間以內,在克爾納戰爭中的所見所聞。
某種意義上來說,
記者其實是新時代的史官,特別是國家通訊社的記者。
關於這種當前時代大事件的新聞報道,最後都會成為這個時期歷史的一部分。
莫道關於克爾納戰爭的報道也是一樣,它將被夾藏於歷史中。
這篇報道刊登出來過後,
沒有什麼意外,再造成了不小的反響。
多家其他官媒都做了轉載。
看到報道的觀眾,看得角度不同,看到的內容也不同。
有得感慨戰亂之中,人命如同草芥,祈願和平。
有得感恩先輩的付出,才有此刻華國的和平。
也有的感慨於克爾納自身命運完全被人掌握的悲哀。
也有的,談到了人類解放這個命題。
不過,不管是持什麼樣的看法,站在哪個角度,
大多數觀眾的相同點都是,認為這是一篇毋庸置疑的好文章。
在這篇文章發下來過後,
先前說得莫道的職級提升問題,也緊跟著落實了下來。
因為莫道沒有回總社任職的想法,不往管理崗位走的話,就只能給莫道提下職稱了。
最後是給莫道在總社國際新聞部編輯部下轄的一個編輯組,副組長的虛職。
正常一個記者走到這個位置,也得五六年時間。而且基本一個蘿蔔一個坑,沒人挪開等十年都不一定輪得上。
莫道這個是單獨設出來的。
職稱的話,給莫道破格提請了‘記者’職稱。這是中級職稱。
待遇的話,是給莫道提了兩級,享受主任級記者的待遇(副高階)。
不過這些莫道其實沒啥影響。
編制調回了總部,但他人還在這兒。
至於待遇……他還缺這點待遇嗎。
只能算是表達了下總社那邊對他的看重。
另外,這次跟著莫道一起去的呂鴻呂老哥,待遇也提升了一些,主要是體現在工資上。
每個月工資在原來的基礎上,提了百分之十五。
呂老哥倒是挺高興。
再之外,就是克爾納那邊的動向了。
……
“莫記者,怎麼了?我看你好像有些出神?”
也本蒙,分社臨時駐地。
辦公室裡。
緊挨著莫道辦公桌對面的殷雁抬起頭,望了望許久沒有動作的莫道,忍不住問了句。
“沒事兒,只是想些事情。”
莫道抬起頭,應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