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既無信件,她便向卓遠問了問蕭承啟的近況,卓遠看著她彷彿欲言又止,憋了半晌,方回了句:&ldo;皇上挺好的。&rdo;
謝柔無話可說,只道:&ldo;那就好。&rdo;兩人的對話就這般戛然而止,卓遠嘴角動了動,終究什麼都沒說。
這日魏氏又來找她,遠遠望見謝柔穿著滾了銀狐毛的斗篷在廊前賞雪,素白的天地婉約勾勒出女子身姿,如工筆細描般清麗,雖生了病略顯憔悴,但仍然有一種難言的氣度,魏氏當家多年,兩相比較也自愧弗如。
對於謝柔的家世,魏氏多少有點好奇,只不過謝柔口風緊,半點不曾透露,她也就沒有多問,但唯一肯定的是,這個女子應當尚在閨閣,沒有夫家。
這麼一個姑娘,正是桃李年華,想想都覺得可惜,魏氏暗自搖了搖頭。
&ldo;妹妹今日好興致,看樣子病是大好了。&rdo;她收回思緒,向謝柔走過去。
謝柔轉過頭來,微笑道:&ldo;還要多謝姐姐照拂。&rdo;
魏氏道:&ldo;我也沒做什麼,府中廂房多但少有人住,如今才算多了些人氣,我還盼著你多住一陣子呢。&rdo;
謝柔笑了笑。
魏氏將手裡的食盒交給雀兒,接著問:&ldo;眼下時局不安,妹妹打算繼續北上嗎?&rdo;
謝柔道:&ldo;北方家中還有兄長在等候。&rdo;
&ldo;是了,可惜你的兄長不能沿途照顧你,&rdo;魏氏嘆道,&ldo;不過幸好你身邊侍衛武藝了得,又有譚大人陪同,路上應當無礙。&rdo;
謝柔聽她提起譚清遠,蹙了蹙眉,她原本無意多言,但著實不想他人誤會,於是多解釋了一下,道:&ldo;我與譚公子並非一路。&rdo;
魏氏一怔,因著她看譚清遠對她很是熱心,一直以為兩人相熟,沒想到並非如此。只是她為人熱心,眼觀六路腦筋活絡,除了熟知外頭的訊息,也有意幫人牽線搭橋,謝柔很合她的眼緣,她就打算多聊聊。
&ldo;到底是我搞錯了,見譚大人關心妹妹就以為你們同行,只是女子出門行事多有不便,有個男子跟著也不錯。北方流民鬧事,若有譚大人的身份在,妹妹當可少些憂慮。&rdo;
謝柔知道她說得有道理,但她兀自將他二人捆綁在一起,還是讓她有些不舒服。魏氏說了一會,好似也感覺到了她的牴觸,很聰明的沒再說下去。
見她收住了話頭,謝柔放了心,本以為這個話題自然而然過去了,未料一轉眼,看見譚清遠目光複雜的站在長廊之中,身邊還跟著一個引路的小廝,方才兩人的話,不知他聽去多少。
外男一般不進住有女眷的廂房院落,譚清遠往日很規矩,除了她生病進府的第一日站在門外等候,其餘時間都不靠近此處,最多的心意用在了做藥膳、遞吃食上面,不過謝柔都沒收,卻不知今日他為何突然前來。
謝柔早已練出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尤其在外人面前一貫淡定,反觀譚清遠臉色變了不只一次,時紅時白,彷彿內心天人交接。
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謝柔不經意的一句話,傳到他耳朵裡,釀出三分羞慚七分難過,他也覺得自己這樣有點過激了,畢竟兩人才認識一個月,可僅僅是月餘相處,他已經記住這個女子了,有些人相識一輩子仿若路人,有人交談幾句便心生好感。
謝柔於他無疑是後者,他還想著爭取同路北上……現在看來,人家姑娘從沒有這個想法,是他多想了。他一時糾結,但又忍不住靠近她,勉強調整了一下呼吸,他道:&ldo;我來是想問問姑娘你打算何時走,好做準備。&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