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田橋村(第1/3 頁)
田橋村總共三十戶人家,八成以上都是丁姓人家,小鏡父母都是姓丁。
除了每年有額外三十六銀幣的外編收入的村吏家,以及小鏡家,屬於村中溫飽戶以外,其他戶人家,日子都過得十分拮据。
小鏡家,總是整個村的話題,小鏡更是整個村的話題。
早年,小鏡父親左手傷過筋骨,做不了重活,田裡農活效率減半,幾乎每年上交了國糧,所剩無幾。小鏡是家中老大,下面還有二個妹妹,一個弟弟,一家人那點口糧,都是逢年過節才能吃一點,尋常日子裡,多半是吃小鏡母親採的野菜和種的紅薯,勉強度日。這便是為什麼小鏡十歲不到,就跟人出門,離家去賺錢。
村裡人,都說小鏡命好,那麼快就在外面找到東家,還是在皇都城裡面,真是了不得。而且很快,小鏡就開始往家裡寄錢,從開始的三十銅幣,慢慢漲到現在每個月十銀幣。若非小鏡擔心被賊人惦記,她每個月的月錢,便全都寄回家裡來。
小鏡家很快就擺脫了食不果腹的困境,成為了田橋村的首富。
有人羨慕,討好小鏡家,也有人嫉妒,故意針對小鏡家。
小鏡一年四季很少在家,但每次回來也總遇上些煩心事,無非就是村東頭的王小六總是來偷家裡的東西,還有那遊手好閒的張豹,使各種手段,比如進山沒打到獵物,便要怪小鏡家的菜地裡的假人偶嚇怕了附近的兔子,耍賴皮要小鏡家賠錢。
小鏡回家,一家人都特別高興,問了她怎麼才九月,就回來了?小鏡便說東家年底會很忙,不讓回家,就現在放了探親假。
丁母反正高興,本來做好了一家人吃的玉米粥和白麵饅頭,又吩咐老二去殺雞,老三燒火,說今晚吃炒菜和白米飯。
隔壁屋的要好鄰居十三嬸,聽到小鏡家動靜,過來看到小鏡回來,也是十分驚訝高興,坐下來閒聊。
“小鏡,那你回來經過鎮上沒?”
“是從鎮上過來的。”
十三嬸表情頓時很誇張,說道:
“那你肯定也看到那麼大一輛馬車來鎮上了?估計是當官的,你東家有沒有馬車,小馬車也算,必須有門有簾的。”
“那就有吧!”
這讓小鏡怎麼回答。
“那你坐過沒?肯定只是看著,摸都摸不著,嬸子沒說錯吧?還別說,今日那輛豪華馬車上下來的一個姑娘,跟你差不多年紀,當時擠得人太多了,嬸子也沒看清楚正面,扶著一個公子哥進了客棧裡面。”
“那就一個丫鬟,十三嬸,你在意這些幹嘛?”
十三嬸“嘿”得一聲,道:
“那是丫鬟,誰信?一身綾羅綢緞,坐那麼豪華的馬車,比鎮上那些大戶人家的小姐還氣派華貴,做這樣的丫鬟,就扶東家少爺上下馬車,不給月錢我也願意。”
小鏡家是一合三屋院舍,丁父丁母睡堂屋的裡間,還有一間臥房和灶房,灶房也算是雜物間。小鏡回來,才十歲的老四就和父母擠,她們三姐妹睡另一個房間。
在家這些天,村裡人聽說她回來了,要好的鄰居多半會來瞧一眼,看看這位在外頭賺大錢,見過世面的丫頭。
小鏡在家也不閒著,三妹和四弟還小,她便和二妹一起做家務,打掃縫補清洗之類,中午還會送飯去田地裡給父母。
王小六和張豹兩個狗皮膏藥樣的人物,依然經常騷擾欺負丁家人。張豹在院子外面,用一坨幹泥巴扔進來,砸中了小鏡的肩膀,疼得她眼淚都流出來了,老四見大姐受欺負,拎著掃帚,要出去跟二十多歲的張豹拼命,被小鏡拉住,勸道:
“你要做甚?打又打不過,打得過也不能打,打了人要吃官司。”
倒是十三嬸從地裡回來,見張豹又在欺負老丁家幾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