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中的內容,中心思想突出一個“敢”字。之後,吳晗以極大的熱情和駕輕就熟的技巧,又寫了《海瑞》、《清官海瑞》、《海瑞的故事》等文章,其宗旨和主要內容,仍然是按照毛主席的意見,著重宣傳海瑞敢說話、敢說真話的精神。
翻閱當年的報刊,我們不難發現,吳晗在所寫的關於海瑞的一系列文章中,最重要的當是《論海瑞》一篇。此文寫於1959年廬山會議之前,發表於廬山會議之後。文章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海瑞一生的功績,對海瑞作了充分的肯定。在“海瑞的歷史地位”小標題下,作者談了他研究海瑞的目的和意圖:
我們肯定、歌頌他一生反對壞人壞事;肯定、歌頌他一生反對貪汙,反對奢侈浪費,反對鄉愿;我們肯定、歌頌他一生處處事事為百姓設想,為民謀利;我們肯定、歌頌他一生不向困難低頭,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我們肯定、歌頌他一生言行一致,裡外如一的實踐精神。這些品質都是我們今天所需學習和提倡的,而且只有社會主義時代,這些品質才能得到充分發揚,雖然我們今天需要的海瑞和封建時代的海瑞在社會內容上有原則的不同。
在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今天,我們需要站在人民立場、工人階級立場的海瑞,為建設社會主義而進行百折不撓鬥爭的海瑞,反對舊時代的鄉愿和今天的官僚主義的海瑞,深入群眾、領導群眾、鼓足幹勁、力爭上游的海瑞。
這樣,封建時代的海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顯然,吳晗這一系列文章,已遠不是清華園時期為研究歷史而研究歷史了。他要按照毛主席提出的‘古為今用”的意圖去描寫歷史、再現歷史,使腐朽的歷史人物又有了新的含義。據研究者透露,廬山會議之後,吳晗把這篇文章送給參加過這次會議的一位領導同志看時,這位領導把毛澤東說的是提倡真海瑞、不是假海瑞;是提倡左派海瑞,不是提倡右派海瑞的意思對吳晗講了出來,因此,出於政治和形勢的需要,在發表這篇文章之前,吳晗畫蛇添足地加入了一段反對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假冒海瑞的文字。這段文字和全文毫不相干,而是根據當時的形勢加上去的一段話。其用意及所指已很明顯。
1959年9月,北京京劇團演員馬連良約吳晗把海瑞的事蹟改編成戲。儘管吳晗並不熟悉戲劇,但由於朋友的期望和海瑞精神的鼓舞及形勢的需要,他還是答應下來,硬著頭皮在京劇界知名人士的幫助下,於1960年3月寫成五場京劇《海瑞》的劇本。為慎重起見,吳晗在徵求了文化、戲劇界負責人及朋友的意見後,才於1960年底開始彩排並改名為《海瑞罷官》。
這時的吳晗和馬連良沒有想到,《海瑞罷官》一劇公演之後,得到的反應是“毛主席很高興”。並在家裡接見了主演海瑞的馬連良,同他一起吃飯,還說:“戲好,海瑞是好人。”馬連良回來告訴吳晗說:“毛主席真偉大,禮賢下士,接近群眾。”吳晗聽了自然是喜出望外。能得到主席的讚賞,可見這出戏的確是成功的。而對《海瑞罷官》喝彩最強烈的文藝界則認為一個歷史學家居然能寫出京劇劇本來,它打破了“史”和“戲”的界限,提供了一個新的良好開端。廖沫沙在《史和戲——賀吳晗的〈海瑞罷官〉演出》一文中說:“我認為你寫(海瑞罷官》,總算開始打破‘史’和‘戲’這兩家的門戶,從姓史的一家踏進姓戲的一家去了。這就很難得,是個創造性的工作。”
《海瑞罷官》和其他劇本不同的是,由一位歷史工作者而不是戲劇工作者寫成的。這種史學家和戲劇家的協作,理所當然地在文化界,學術界人士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另一方面,《海瑞罷官》在寫海瑞同惡勢力鬥爭中,表現出剛直不阿的精神,不但伸張了歷史正氣,而且對現實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直到今天來看,這個劇本從創作意圖到題材都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