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第1/2 頁)
每個人選擇生孩子的理由都不同。劉半夏是為了陪伴,張小溪是為了羈絆,孫紅是為了姓氏,薛惠惠是為了血緣,林春是為了養老,石玉是為了面子,李夢鵬是為了「正常」「圓滿」,鄧銀河是為了拯救,冬輝是為了愛情,夏笛歌是為了,歐陽玲是為了父母,趙鶴是為了公司、鳳三是為了治病……每個人選擇不生孩子的理由也都不同。有人為了工作、事業,有人為了興趣愛好,有人為了無拘無束,有人為了輕鬆快樂,有人為了風險規避,也有人……
應笑覺得,她自己現在,可能是為了「成長」——內心的成長。她不指望她的小孩可以回報她什麼,她只是想體會一下另種人生,得到一些新的成長。事實上,父母們付出、收穫也不可能成正比,甚至說,「想要收穫彌補付出」的想法是很危險的,對自己、對小孩都非常不好。
不過應笑沒跟穆濟生說。
這是一個重大抉擇,她不希望倉促決定。
…………
後來,7月末時,穆濟生升了正高,又是破格。他就只有本科學歷,結果破格再破格,三十二三就升了正高,全院的人都被shock了。
科研強,好幾篇s(《cell》《nature》《science》),其中還有s的正刊,醫療也強,打破過全國記錄,讓中國的新生兒科前進到了22周+4。而且,還在籌備中國自己的膽紅素值資料庫,目前已經初具規模,一路奔領軍人物去了。
雲京市的政府部門也請穆濟生當了顧問。
第一次開會時,穆濟生提出了幾個建議。
第一個是夫妻同休產假,可以是三個月。
穆濟生說:「首先,夫妻一起照顧嬰兒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開始的bondg ti會為男性承擔責任打下基礎,對孩子好,也對媽媽好。我其實不非常主張媽媽、婆婆照顧嬰兒。能請月嫂的是少數,媽媽、婆婆才是主流,但是……很多時候,媽媽、婆婆承擔的是嬰兒父親的角色,整個社會好像都預設,只要再有一個女性,就不需要那個男性了。而且,非常多的產後抑鬱跟這『慣例』並不可分——照顧孩子並不困難,都只是體力活兒,困難的是人際關係。小夫妻倆大多事情可以協商可以解決,但是老人一摻和,味道可能就全變了。另外,只有女性休產假,男性卻不休,對於女性應聘工作、申請晉升都極為不利,我們需要保障女性的工作和升職機會。不一定像西方一樣必須招聘多少女性,但至少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一味延長女性產假不是好的解決之道。」
對方用筆一一記下。
第二個提議是,鼓勵並且規範嬰兒託管機構。
穆濟生說:「三個月後,嬰兒可以被送去託管機構,發達國家大多如此。小孩子們睡覺很多,基本上,7點回家,喝點兒奶,玩會兒,7點半就可以睡覺了,父母不會太忙太累。但是,託管機構的安全、從業人員的資質,這些都要嚴格把關。不光是准入方面,同時還有監管方面。我考察過幾家機構,目前,從業人員其實對於醫療知識十分缺乏。三甲醫院的兒科可以做些定期培訓。」
對方又記。
第三個提議是,給予一定經濟補償。
穆濟生說:「可以參考西方國家,小孩上託管機構的部分費用可以免稅,美國叫作dependent care fsa,每一年有5000美元day care的費用無需交稅。還有child tax credit,兒童稅收減免,收入越低額度越高,家庭收入在15萬以下的,每個小孩有3000美元的額度無需交稅,6歲以下是3600,最多申報兩個小孩。降低孩子養育成本。」
「嗯……」其實對方也都知道。
晚上,當穆濟生對應笑講述他們這次開會的過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