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5 頁)
諾雅挑揀了兩道可以現場烹飪的菜品。她讓小沙彌將廚房裡的一個炭爐提去禪室,自己將一應食材端了,跟在身後。
一嗔禪室院子羅列了十幾個侍衛,如刀裁斧刻一般齊整地守在門口,仔細檢查過後,方才放行,裡間門口還有守衛,面無表情地掃了一眼諾雅,堵住了她的去路。
諾雅自有妙招,她今日準備的是一道叫做鐵板火焰素牛柳的菜。她不急不慌地挽起袖子,將一塊特製雙層鐵板烤在炭爐之上,取一塊黃色的蒙古油脂放在鐵板之上融化,然後將提前醃漬好的素牛柳放在滾燙的鐵板上煎至兩面金黃,吱吱冒油,澆醬汁與香芹粒,然後在外圍均勻地淋一圈燒酒,手上裹上厚手帕,抓著鐵板雙柄,向後一撤,藍色火苗立刻升騰而起,帶著奇特濃郁的蒙古黃油味道。
這一手立刻吸引了門口處林立的侍衛,第一次見這樣納罕的做菜手法,待諾雅走到近前,將手裡仍舊燃燒的鐵板遞給他們,示意上菜的時候,才醒過神來,伸出手,卻哪敢去摸那滾燙的鐵板?
猶如狗咬刺蝟,無處下口。
第八十七章 忍不住想打人
能有機會出來一趟不容易,秦、安二人忍不住都有些失望,欲言又止。
都指揮使夫人笑道:“解個籤文而已,裡面說道都是一樣的。今日楓林寺香客絡繹不絕,諸位師傅的確無暇顧及,但是山上山下這麼多得道之士,不若就讓他們看看,也不白求一次。”
這楓林寺香火向來旺盛,一嗔修為高深,世人爭相膜拜,更得皇家御封,不過多**釋經,廣普善念,鮮少給市井間善男信女們求籤解惑。盛名之下,倒是便宜了一些打著各種天師旗號的卦師們,借了這方寶地,在上山路上,或者廟會之中,巧合如簧,打出了神通的名頭。
“我記得我孃親曾經說過,這裡山下的幾位道家師傅解籤也是極靈的。”安若兮立即不假思索地接言:“我們尋一個名頭響亮的,先試探一二,母親若是覺得靈驗,再將籤文給他不遲。”
老夫人沉吟片刻,覺得有理,一行人遂說笑著下了山。
一路之上不乏有占卜算卦的江湖遊士搭訕,皆不理會,徑直奔了廟會而去。婆子尋兩個做生意的攤位老嫗打聽了,的確有三四處頗負盛名的卦攤,或僧或道,在路旁豎一旗幡,皆仙風道骨,一臉莫測高深。
老夫人信佛,幾人投其所好,尋了一位約略四五十歲的富態僧人,法號一念,自稱是一嗔同門同輩。
安若兮上前將自己來意說清,將手中籤文交給僧人,一念接在手裡,蹙眉問道:“施主所求何事?”
安若兮臉色有點緋紅,不好意思明言,支吾道:“就求俗世運程吧?”
在座幾人誰不清楚她的心思?都凝神屏息,但看這僧人如何解答。
這僧人是慣會察言觀色的,看幾人打扮,自然通透,沉聲念道:“施主此乃蘭菊芬菲中和之卦,正所謂婚欲成時待月圓,不須心下意懸懸。雖然好段婚緣事,怎奈他人尚未堅。如今雖是天作良緣,奈何人心未堅,不用急迫,只待月圓,必成花好。”
雖然不過寥寥數語,卻是一語成讖,皆道出了安若兮如今的尷尬境地。她就有些黯然,訕訕地退下不說話,也不置可否。
老夫人見此覺得這一念籤文解得甚妙,也上前將自己抽中的竹籤遞給他,是為老將軍求的平安籤。一念接過來,道是萬物逢春大吉之卦,籤文曰:謀望求財皆遂意,衣錦還鄉事可期。
老夫人不禁大悅,連呼絕妙,立即痛快地先賞了卦銀。秦寵兒與指揮使夫人也將所抽籤文解了,俱都遂意,眉開眼笑。
“林姨娘怎麼不求一卦?”秦寵兒似是隨意問道:“大師鐵口能斷,且看看運道如何?”
“我心裡沒有什麼好求,隨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