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2/2 頁)
因為地質不活躍的星球,會存在大量的隕石坑,即類似於月球表面的環形山。
只有地質高度活躍的星球,才可以透過頻繁的地質活動,將小行星撞擊的痕跡覆蓋。
那些棕黃色的十字紋上,就是木衛二的地震火山帶,這些地質火山帶,現在還處於活躍狀態。
石楠花號在環繞了一個星期後,就檢測到16次微型的火山噴發。
由於木衛二的特殊結構,其內部火山噴發時,並不會出現大量的火山灰,只有一些二氧化硫和水蒸氣,加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氡氣之類。
在這一個多星期內,蘇曉宇和藍星的航天部總部多次聯絡,討論石楠花號接下來的任務。
石楠花號由軌道環繞器和著陸器組成,其中軌道環繞器63噸,著陸器1噸。
現在蘇曉宇和總部討論的關鍵,主要是著陸器的著陸區域。
木衛二雖然是低重力天然衛星,但它的地質活動太活躍,而且表面都是冰層,加上富氧大氣層。
這種環境,非常考驗著陸器的設計,比如在富氧大氣層中,需要預防火災;又比如在地震中,如何避免陷入裂縫之中。
特別是後者,木衛二的表面雖然是太陽系的類地星球中,最光滑的存在,但這僅僅是從宏觀尺度上來說的。
如果將尺度調整到米級,那木衛二表面其實是溝壑縱橫的冰原地形。
在木星的潮汐鎖定下,木衛二的冰層是非常不穩定的,經常發生相互擠壓、斷裂。
甚至看起來非常平整頓的冰面,表面僅僅是薄弱的冰層,而下面可能是一道道裂縫。
這種環境下,之前聯邦投放到木衛二的一臺著陸器,就因此陷入了一條寬度六七米的冰裂谷之中,下面深度達到三百多米,著陸器直接被摔殘廢了。
吸取了上一次的經驗教訓,航天部也沒有急匆匆就扔著陸器,畢竟送一顆探測器過來木星,材料和技術成本雖然不高,奈何時間成本太高。
木星距離藍星太遠了,不能像火星和金星那樣,一年送幾百顆探測器。
目前航天部已經將木星的任務排滿了,一年也就30~50顆探測器的量。
因此石楠花號的著陸器,必須慎重考察好著陸區域,肯定不能像上一次那樣,直接送到冰裂谷之中。
為應對這個問題,石楠花號的軌道環繞器上,專門配備了一套用於探測地質的裝置。
透過這套裝置蒐集到的資料,蘇曉宇這邊已經按照資料,繪製了木衛二的地表地圖。
這份地圖還包含了一部分地層的情況,大概可以探查到500~1500米是深度,精確度方面,從地表到地下1500米,精度是從1厘米到35米。
雖然地下的冰層,隨著深度的加深,精度會直線下降,但這並不影響分析。
畢竟石楠花號的著陸器,是要著陸在表面,而不是著陸在地下,只需要精確分析出地表和地下500米以內的情況,基本就不會有陷入冰裂谷的問題。
當然,如果突然遇到地震,又剛好在著陸器附近,出現大面積裂谷,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