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夏姐兒抓了把泥又看了看大姐,最後猶豫地道:「可花妞有好多松子糖換。」說著便比了三根手指。
張知魚仔細算了下這筆帳,發現自己在小妹心裡的地位,也就跟大黃差不多。大黃是隔壁梁婆子養的狗,過年時張知魚親眼見過夏姐兒餵了它五顆松子糖!
看著小丫頭已經熟練地開始舀了水和泥,張知魚抱著蘿蔔便往廚房走,心想一定要讓這小丫頭到時候哭著求著她吃才算完。
雖遠不到做午飯的時候,孫婆子還是燒了一小鍋水,想著到時若好吃不過再熱一熱,若不好吃就當哄孩子了,且有時候再做。水將開未開的當口兒,魚姐兒便捧了蘿蔔進來。
孫婆子抬眼便在心裡暗道果真是李氏的女兒,頭回燒灶就知道挑便宜物兒,免得做個不好糟蹋了糧食。
魚姐兒哪裡知道孫婆子想了這許多,進去把蘿蔔一放便翻起了米缸。
家裡因張大郎受傷和李氏賣小食,如今菜肉都還有好些,就連活魚也還有幾尾。
雖她不會殺魚,但她娘早早就打了一盆子氽魚丸。
李氏做菜似乎天生便有門路,她的魚丸不似別家先蒸魚再挑刺,而是用刀刮出魚茸做的。先在案板上墊了生豬皮,刮肉時刺便全扎進了肉裡。完了將皮洗刷乾淨和著豬頭一起滷了賣,又不費菜板,做出來的丸子又嫩滑爽口,再好吃不過。
都是現成的材料,又有孫婆子幫忙,做這道親民的美食就簡單了。
看著魚姐兒捧了跟她腦袋差不多大的碗,孫婆子便眼皮一跳。等看到張知魚往鍋裡倒了兩大碗她爹剩下的大骨湯,還往撒糖鹽時,孫婆子坐不住了。
伸手就接過菜碗,給魚姐兒遞了自己已洗淨切塊的蘿蔔哄道:「姐兒把這個丟下去煮熟,這道菜便有你的一份。」
張知魚能幹?這可是她的發財計,在現代美食爆發式增長的情況下,關東煮征服的人依然數以億計,真算起來能超過這會兒大周朝人口總和,她不信一個小小的南水縣便沒它的一席之地。
魚姐兒纏著孫婆子,甜話不要錢似的往外丟,三兩下便逗得孫婆子眉開眼笑,加了蝦皮、秋油和大骨湯做成的湯底還能有個不好?
張知魚見孫婆子不再反對,便把已經切塊的蘿蔔豆腐香菇魚丸一起倒進去煮熟。
不過兩刻鐘,清淡的香味兒就一點點從鍋裡冒出來,等到水滾開。夏姐兒和水姐兒便滿沾了滿身泥巴手拉手地進來,眼睛盯著鍋看個不住。
張知魚舀了碗出來嘗了嘗味道,竟格外清甜,雖還比自己吃過的略有不及,但已經算得上一道美味了。
她高興地盛了一碗便端到李氏跟前兒道:「娘。我做的。」
李氏看著碗裡清亮的湯,嘗了嘗味道,綿長的甜味兒和略帶鹹味兒的肉香便在嘴裡盪開,就是賣相不怎麼好看,江南的菜餚便沒有一個不美不精的,即便是一碗醬菜,李氏也會擺放得整齊,但孩子得多鼓勵才會多幹活兒。便誇道:「你頭回做飯,能有這個味道已經算很好了。」
夏姐兒幾個也覺得好吃,舀了滿滿一碗吃的臉都紅了,但輪到蘿蔔依舊苦著臉,但碗裡的又不敢不吃,糟蹋糧食要捱打,便轉頭把蘿蔔挑出來夾到魚姐兒碗裡。
張知魚嘗了一個就面露苦色,雖也不算難吃卻依舊有澀澀的蘿蔔味兒。
不過除了這個,這鍋菜連湯底都被喝了個乾淨。
張知魚看著夏姐兒端了碗熱湯添著喝,覺得這事兒有門,便跟娘說了自個兒的發財大計。
李氏都不用想就直搖頭:「誰家還缺這一口菜吃,都是慣常見的玩意兒。」
張知魚解釋道,這是貨郎小哥上次來時閒聊說的,這雜煮乃是胡人的吃法兒,域外的胡人日日便離不開它,聽說原還要加許多料進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