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5 頁)
就從英國公將要出兵勤王的訊息傳回中原的那一刻起,大明原本的鐵板一塊和沉默,剎那間就被掀開了爆發的一角,然後各地雜音四氣,不乏蠢蠢欲動,想要博一個勤王救駕之功地人。
楊廷和在知道英國公準備勤王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已經輸定了,再也沒有了翻盤的機會。
自己的陰謀失敗了,皇權之下,自己已經在劫難逃。
楊廷和瞬間便老了,所有地精氣神都一下子垮了下來,顫顫巍巍地,走路都要人攙扶。
成國公他們也一樣急得團團轉,陰謀敗露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趁機趁火打劫,嚷嚷得全天下都知道。更要命地是還有人挑頭反對!
天下人心知肚明和鬧得沸沸揚揚可不是一回事。從英國公起兵的那一刻起,楊廷和他們的未來就決定了。
一子錯,賠上的是全家老小的生命。成國公都不顧同謀們的想法,竟然跑進了宮去,去向皇帝祈求原諒。
永寧候倒是沒去,可他的大兒子卻在南方跟隨這魏國公徐增壽起兵了。南京離得更近,或許會比西北的軍隊更早答道京師。
永寧侯的選擇,瞞不了人。這是世家的生存之道。誰沒有兩手準備呢?
京營也不安穩了,沒有的成國公的幫助,下面的將領紛紛串聯了起來。而原本還對換帝滿頭熱心地官員們都開始了分家的分家,求退的求退。沒有一個人不開始為將來打算了。
沒有人認為楊廷和他們能贏。天下士紳的支援永遠只能停留在口頭上,說到底還是比不過軍隊的刀槍啊!
正德皇帝開始發現周圍的宮人開始明顯轉變的態度之後,就隱隱明白了。等到成國公不顧顏面的進宮,撲到在自己腳下,請求饒命地時候,正德皇帝終於可以肯定——翻盤的機會不遠了。
現在他更要保重自己和太后的性命了。收付了幾個太監之後,正德皇帝終於可以和外界有了聯絡。一隊皇帝的心腹侍衛和太監被神不知鬼不覺地帶回了皇帝身邊。
皇帝至少不會再不明不白地被人謀害了!正德皇帝現在只等大軍進城,肅清叛逆的那一天了。
車轔轔,馬嘯瀟。一隊又一隊的大明鐵騎猶如一條長龍,從嘉峪關下魚貫而過。了塵和英國公原本還以為要在嘉峪關下耗上一段日子的呢,沒想到守關的軍兵立刻將他們放了進來,不但提供糧草,還塞了一半的守關軍隊來,由守關的參將兒子帶領,跟隨著英國公去往北京。
然後各地的軍隊哪怕不加入進來,也少有阻攔的。
當英國公的軍隊剛起兵的那一會兒,大明的朝野是狂罵著亂臣賊子的。
等英國公過了嘉峪關,亂成賊子變成了“如此不妥”。
當英國公的軍隊開始急劇膨脹的時候,大明九邊的督軍副將們也開始表態了,一隻只地軍隊地自帶乾糧加入了英國公的軍隊之中,等英國公穿過潼關的時候,軍隊已經不下二十萬眾了。
若是加上南京一路北上的軍隊差不多有五十萬了。
而魏國公明顯在拖延,在等待英國公軍隊的到達。等到英國公的軍隊一踏進京師,魏國公馬上行動迅速了起來。
五十萬大軍圍城,而且是大明的軍隊包圍自己的都城,而城內卻是一部分軍隊包圍皇宮,楊廷和覺得有些傢伙已經瘋了。
這是明目張膽地喪心病狂之舉啊!
楊廷和在一部分主張妥協和一部分主張立即行動的兩派官員中間左右為難。到最後,下面的官員開始獨走了,楊廷和也隨即失去了對京城的控制,整日關在家裡等待這家破人亡的那一刻地到來。
這一次不知道還有沒有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名詞出世了,楊家的結局已經註定,當然還包括很多參與地大臣武將,很多地權貴士紳之家。
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