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部分(第2/5 頁)
ohu或許度不過那個寒冬,也不可能有後來的利方、漢華、sogo、sohu易購、阿里。”
老章的話音一落,或多或少都與sohu有關聯、交集的眾人熱烈鼓掌,紛紛向這位給國內網際網路業發展提供過巨大幫助的老人致意。
國內第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是瀛海威,但當年的風雲人物早沒了聲息,真正給網際網路業帶來春天的是sohu。市值早不如漢華、利方、sogo等巨頭的sohu當時能成功,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粵省商界的鉅額廣告投入,而給sohu帶來第一波密集廣告投入的正是這位花甲老人。
今日的華容集團也早非吳下阿蒙,mp3的成功讓他們成為跨國企業,追隨漢華的腳步做智慧手機又成為了電子消費品巨頭,華容集團也成為了市值萬億的龐然大物;作為華容集團創始人,吳叔已聞名天下,風頭甚至壓過了他曾仰視的聯想集團的柳老爺子。
在如雷的掌聲中,再三推辭無果的吳叔向眾人拱手為禮,暗自感慨道:‘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華容能有今天,其實只是緣於一場二十年前的緣分。
對,很多事就是因為不可預知的緣分。
雖然仍舊奉老章為老大,但合完影后便被眾人簇擁的李家明,也認為他能如此成功也是因為緣分。如果當年不是遇到吳叔,不是機緣巧合與老章他們一干青年才俊成為朋友,有前世記憶的他肯定能成功,卻不可能象今天如此成功,更不可能十幾年間如此成功。
大會開幕之後,頭頂上有經濟學家帽子的李家明,卻沒有談經濟也沒有展望未來的物聯網,而是以傳統商業倫理為主題發表演講。
“在農耕社會,重農抑商並不代表商業活動的停止,但作為社會活動的一種重要內容,商業倫理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影響。儒家五常的仁、義、禮、智、信,其核心是義而與其聯絡最密切的是利,因此程顥雲:‘天下之事,惟義利而已’,朱熹也有言:‘義利之說,儒家第一義’。”
“在農耕社會里,利與義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被唯心地割裂,因此才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先義後利者榮,先利後義者恥’、‘義勝利為治世,利勝義為亂世’等等偏見。”
“時代在發展,社會也在進步,當我們開始向重利輕義的西方學習,我們的國家、社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民國時,我們稱西方諸國為列強,如今是否也有欠發達國家稱我們為列強?大家不要笑,去越南、印度走一走看一看,其實我們的形象與一百年前的英法沒有多大區別。”
“彼之仇寇我之英雄,有些事我們不必理會,也不必糾結歷史的仇恨,但我們必須要思考一個問題。一百年來,我們一直在向西方學習,後發優勢讓我們能避免走歷史的彎路,但當我們自己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時,我們還能向誰學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他山之石成不了我們的基石,日本是西化最徹底的國家,也沒變成白種人,那我們呢?”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利義之辯(下)
“義與利的千古之辯與我們千年的農耕文明有關,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的觀念問題,而是千年以來國家整體結構的需要。
農耕社會必然是以農業為主體,農業成為國家的經濟命脈。農民以稼穡為要務,農為本商為末,重本抑末合情合理。其次,把農民用捆在土地上是最好的統治手段,可以很大程度地減輕治理成本。再次,重農抑商會很順利地貫徹道德標準。務農必然使人勤懇、正直,而商人是要追逐利潤的。在追逐利潤的過程中一切缺斤少兩、以次充好、坑蒙拐騙的行為都會出現,所以導民逐利是統治者治民的最下策。
“正是基於這三種認識,重農輕商在古代商周時期已經是統治者和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