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想起了幾句詩(第2/2 頁)
後世有學者指出明朝的滅亡,和氣候的變化有很大關係,也不無道理。
院子中,踏著滿地的枯葉緩緩而行,汪修齊再次陷入了沉思。
按照歷史資料的記載,這次的書信並不會讓汪直上岸和胡宗憲談判,但是他的義兄毛海峰會來。
而且胡宗憲還給毛海峰設了一個漂亮的”蔣幹盜書“的局,讓毛海峰相信朝廷的和談是有誠意的,他胡宗憲是講信用的,從而失了戒心,最後勸說汪直上岸。
憑良心說,胡宗憲和徐渭並不想殺汪直。
倒不是他們心存憐憫,而是因為汪值控制下的海外貿易武裝集團,是由幾十股勢力整合而成的,他們只受汪值的約束。
一旦汪直身死,這幾十股勢力就會成為倭患氾濫的催化劑,整個明朝上千公里的海岸線就會永無寧日,最後遭殃的還是沿海的百姓。
所以他們想控制,而不是殺死汪直。
但歷史最終的結果是,汪直還是被誘上岸,在杭州入獄,第二年就被殺了。
這其中的緣由非常複雜。
既有內閣政治鬥爭的需要,也有浙江巡按使王本固求功心切的訴求,更體現了胡宗憲作為提線木偶的無奈。
既然汪修齊穿越到了這一世,自然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該怎麼做呢?
首先,他自己要脫困,還要帶著母親一起走。
再者,他不能眼看著汪直被殺,沒有了父親的支援,想要在海上崛起,幾乎不可能。
唉!要是有系統或者有金手指,開個時空傳送門,直接跑到汪直的船上該有多好啊,汪修齊忍不住歪歪起來。
“修齊,感慨什麼呢?”正在嘆氣之際,忽聞身後有聲音傳來。
他扭頭一看,只見身穿灰布長衫,美髯飄飄的徐渭,從照壁後走了出來。
自從上次聽汪修齊一番慷慨陳詞之後,徐渭很喜歡這個年輕人,雖然陣營不同,但是下意識的已經把他當做晚輩,所以稱呼也變了。
“徐師爺!”汪修齊連忙躬身行禮,情真意切地說:
“多謝師爺相救。”
徐渭深邃的眼眸中,透出一抹讚賞的神采,他擺了擺手,“不必謝我,要謝就謝李神醫。對了,剛才感嘆什麼呢?”
見到徐渭,汪修齊的心思就活絡了起來,想起前世無數史料對徐大才子的分析和同情,他心思一轉,苦笑道:
“學生想到了李太白的幾句詩,正和學生當下的心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