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識奸細小將鋒芒初現 三川口宋軍倉惶遇襲(第2/4 頁)
是端正長相,只是眼睛間距太大,給人一種不太可靠的感覺。
徐碩和郭遵俱沉默不語,默默跟隨劉平全力前進。徐碩用餘光望向郭遵,這個身經百戰的當場名將,此刻正一臉凝重,心事重重。徐碩本能地感覺,爹這次頗為輕敵。甚至連郭遵這樣的大將之言,他都一票否決,似乎太過草率!
這是他第一次跟隨義父出征前線,對於排兵佈陣,他沒有切實的經驗,但是,常年跟隨義父在軍中歷練,倒是學到了不少察言觀色的本領。
但是,從出征到現在,他這個本領都還沒有用武之地,難道出兵打仗就靠的是匹夫之勇?赴湯蹈火,以死報國雖說不假,但大丈夫也要死得其所,徐碩感覺屢建戰功的義父這一次是輕敵了。
那李元昊是什麼人?締造大夏國的人,儘管大宋不承認其國家,但是他李元昊確確實實已然建立起偌大的一個國家,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政治,“元昊小兒”,徐碩想到義父對元昊的稱呼,背脊突然有些發涼,好像隨時這個“元昊小兒”都會為在前方為這群疾行軍隊挖上一個大坑。
那李元昊不擇手段的風格早已聞名。而這次延州他是志在必得。徐碩的思路一直延伸至橫山山脈,這是橫亙在西夏南部邊界與宋毗連相接之處的一條山脈,東到麟州、府州,西至原州、渭州。這2000餘里的邊境線上,形成了一條宋夏“山界”。自元昊建國之後,宋夏兩國均沿著橫山一線積極佈防。而目前的局勢看,元昊的佈防更甚一籌。
徐碩這些年在義父軍中,只於宋夏邊境打了一些小仗,但是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戰事的觀察。這次能跟隨義父上陣殺敵,也是他一直嚮往的。
陝西環州、慶州一帶,邊寨排列甚密,且有劉平、趙振駐軍在此,防守森嚴,加上山路蜿蜒,層巒疊嶂,那些党項人也找不到路徑所在,很難在短時間開啟缺口;涇州、源州一帶,同樣壁壘堅固,屯兵頗多,尤其是戍守於這一帶的吐蕃弓箭手,甲騎精強,元昊以此為突破口,也不能穩操勝券。至於熙州、河州一帶,有吐蕃首領瞎氈率兵駐守,並與宋結成聯盟,牽制西夏。唯有陝西鄜州、延州一帶,其地闊遠,而党項賊人所入路頗多。加之這一帶寨柵疏遠,士兵至少,又沒有宿將把手,很容易成為元昊的突破口。
這次元昊能選擇延州進攻,定是看準了這地利人和的局面。那延州知府範雍,徐碩對其並不瞭解,但是元昊的名聲卻如雷貫耳,大宋軍中之人無一不想目睹其風采。
聽說那李元昊在此之前,為了攻取延州就必須先掃清外圍的屏障——金明十八寨,就無所不用其極,用假降之計攻破金明十八寨守將李士彬的防線。想到這裡,徐碩雙眉一蹙,眼前泛起先前探子的模樣。
似乎有什麼不對勁。
不好!
“爹,那探子呢?”
“怎麼?”
“如果我猜的不錯,他應該是李元昊的人。口口聲聲說防範軍中奸細,而他恰恰才是奸細。”
“哦?”
“想大宋一貫缺少戰馬,我們的馬匹大多川馬,川馬多羸弱。而此人系延州知府麾下一小吏,胯下駿馬可是神勇得很,矮小精壯,頭大頸短,胸寬鬃長,皮厚毛粗,這可是純種的蒙古馬!而且我剛剛觀察,此人善騎,看其身形,也與我中原漢子相去甚遠。”
劉平及諸將聽聞徐碩此言無不心下一驚,再在軍中尋找先前探子,哪裡還有一絲半點的影子。可嘆這一眾大宋宿將竟被李元昊玩弄於鼓掌,而識破騙局的竟是一軍中毛孩。
“哎喲,少將軍果然是明察秋毫,剛才說什麼來著,萬事需得謹慎為好。”那都監黃德和從旁附和,劉平眉頭深鎖,並不多言。
此時此刻,給劉平悔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趕緊整合隊伍,“時刻防範,結成戰鬥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