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毛文龍(第2/2 頁)
鮮,陸上有大豆,況且又通遼東、朝鮮、倭國,皮島,正是做買賣的好地界兒。
不僅如此,毛文龍還代朝廷徵收過往商賈的商稅,但卻從來沒上繳過一文錢。這錢賺得真容易,不愧他家裡以前是做生意的,這經濟頭腦,放在哪都餓不死。
毛文龍的生意越好,就越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在崇禎帝剛即位的天啟七年,毛文龍上了一個措辭激烈的奏疏,道:“七年苦楚,百事勤勞,有不平者五事。”
哪五件事呢?衣服不足、待遇不一、賞罰各異、抹殺戰功、謠言不斷,在奏疏的最後,他竟以辭職相威脅。
當時剛剛上臺的崇禎帝,還不瞭解情況,一想這毛文龍孤懸海外,也確實是不容易,於是下詔稱:
“文龍遠戍孤懸,備嘗艱苦,屢建捷效,心跡自明。東顧方殷,豈得乞身求代。還宜益奮義勇,多方牽制,以紓朕懷。”
總結一下:一頓猛誇,不準辭職。
雖然崇禎帝對毛文龍的態度很明確,但是袁崇煥卻跟毛文龍不太對付。當年,天啟朝袁崇煥做遼東巡撫時,就曾截獲後金皇太極給毛文龍寫過的一封密信。
可是為什麼沒人治罪毛文龍呢?
,!
因為證據不足,只有皇太極給毛文龍寫的信,卻沒有毛文龍的回信。況且,當時毛文龍和後金激戰正酣,這是皇太極的反間計也未可知。
於是,此事不了了之了。
但這件事,卻讓袁崇煥和毛文龍兩人,各自對對方心生了芥蒂。
天啟七年,皇太極出兵皮島,袁崇煥的救援有意無意地慢了半拍,致使毛文龍吃了大虧,丟掉了鐵山大營。
袁崇煥也因此事而被毛文龍在朝中的代理人猛攻,誣陷他私下和後金皇太極議和,致使毛文龍被後金襲擊。無奈,袁崇煥最終只得乞請致仕歸裡。
袁崇煥在崇禎帝平臺召對回到便殿休息之際,不僅和兵科給事中許譽卿,談了五年平遼的事,還跟內閣輔臣錢龍錫表示過,要慢慢收拾毛文龍。
袁崇煥偷偷把錢龍錫拉到一邊,說道:“此去遼東,自東江始。文龍用則用之,不可用則處之,易易耳。”
這表明,袁崇煥在赴遼之前,就有除掉毛文龍的心思了。
真是冤家路窄,冤家易結不易解。
為什麼袁崇煥要跟錢龍錫說這些話?
因為錢龍錫是毛文龍朝中的代理人之一。袁崇煥此舉很明顯,敲山震虎。你毛文龍要是不老實,我現在督師薊遼,幹掉你就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袁崇煥可不是說說而已,他一到山海關,就把各地的總兵都換成了自己人,包括有祖大壽、趙率教和何可綱。
袁崇煥,八月初六日清晨,在霧色中,帶著佘義士,抵達了山海關。
:()山水行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