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清光不令青山失(第1/2 頁)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
時光如白駒過隙,王體乾和宋應星約定的日子,八月十五,到了。
北京城,看盡了王朝興衰,閱盡了人間繁華,此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中秋的圓月,真圓,似白玉盤,它的光芒,如水銀一般,傾瀉人間,鋪呈大地。
在古代曆法中,一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孟月、仲月、季月。八月,是秋季的仲月,八月十五又是仲月的正中,所以,這天被人稱之為中秋。
歷史的真實,往往乏善可陳,相比於中秋的真實來歷,民間更願意相信,活靈活現的神話傳說。
后羿在射掉了九個太陽之後,崑崙山的西王母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賞給了他一包長生不老的仙藥。可是,后羿卻難捨和嫦娥的人間之情,不忍吃掉這包仙藥,便把它託付在嫦娥那裡保管。
八月十五這天,后羿的徒弟逢蒙趁著后羿外出之機,威逼師孃嫦娥交出仙藥。嫦娥不願仙藥落入逢蒙之手,於是情急之下,就把仙藥給吃了。吃過仙藥後的嫦娥,身子飄然而起,飛向天空。
因為嫦娥不捨后羿,便落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從此長居廣寒宮。
此版本,源自西漢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的《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託與姮娥。逢蒙往而竊之,竊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無以為計,吞不死藥以昇天。然不忍離羿而去,滯留月宮。”
可是,後來人更願意相信,嫦娥是偷吃了仙藥,想自己成仙。
東漢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在其所著的《靈憲》中寫道:“羿請無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其大昌。姮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嫦娥奔月的版本,歷朝歷代,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可是不論怎樣,都是人間的一個美好寄託而已。
如果拿高倍望遠鏡觀察月亮,其實就是一塊板磚,坑坑窪窪,死氣沉沉。
太液池邊灝氣澄,今宵月色最分明。清虛臺殿登瓊島,彷佛笙歌在玉京。
中秋這天,崇禎帝正在和皇后周氏,以及田氏、袁氏,泛舟夜遊於北海太液池上。遊船之上鶯歌燕舞,在泛有陣陣水汽的池中緩緩前行。
池中的瓊島,也被宮人裝扮成想象的月宮模樣,有如仙境夢幻。在此勝景之下,什麼遼東,什麼流寇,此刻都不如這美妙的月色。
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徹,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卻向青灘洩,雞聲歇,馬嘶人語長亭白。
今日不宵禁,同一片月下,王體乾在漫天的煙花中,來到了琉璃廠。
這魏忠賢是靠不住了,此刻他正在崇福寺,一邊吃著月餅喝著黃酒,一邊賞著圓月,雙眼迷離般昏昏欲睡。
王體乾在去家木齋之前,先是去了上次離開家木齋後,琉璃廠的其他幾個店,發現那幾家店雖然當時都說得好好的,但都沒能做出來他想要的假《連山》,心中不免大失所望。
雖然王體乾大失所望,但也為這些店家的無能,在心中暗自替他們感到慶幸。
人有時候沒本事,往往也是好事。
看來,希望只能寄託在家木齋了。
家木齋門口,王體乾推門而入,店內冷氣森森,藉著遠處的火光,王體乾摸索地來到了第一次和宋應星相見的小隔間內。
在搖曳的火光中,宋應星正襟危坐。
“長庚兄,事可成了?”王體乾把在來的路上買的月餅,放在了桌上,說道。
“成了。”宋應星沒有理會王體乾拿的月餅,而是直接說道:“你看看。”
藉著火光,王體乾這才看清,桌上有兩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