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魯迅與周作人》 > 第8頁

第8頁(第2/3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這是青年魯迅由南京返鄉過節時所寫的詩句,周作人對長兄的作品頗留意,記到了日記中。讀此詩,固然可領略到祭送灶神儀式的熱鬧場景,但更多的卻是清冷與孤獨。此時祖父尚在獄中,父親也長眠於地下,家境之慘,可想而知。魯迅大概已沒有了少年的熱情,對歡天喜地的宗教般的儀式,也少了興趣。&ldo;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rdo;是怎樣淒婉的句子!這已不存有一點世俗的狂歡,而被無奈和悽慘所代替了。許多年後,當先生提筆再現&ldo;魯鎮&rdo;的除夕的壓迫感時,我想,早年的苦澀的記憶,大概起了很大作用吧?民俗中存有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苦樂觀念。順之者而得其樂,逆之者而多悲涼。周氏兄弟,是順中有逆的人,但我以為尤其是其中逆世俗人生意識的行為,很有價值。這一點,《祭書神文》大概更為典型:

上章困敦之歲,賈子祭詩之夕,會稽戛劍生等謹以寒泉冷華,祀書神長恩,而綴之以俚詞曰:

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縕兮燭焰赤。錢神醉兮錢奴忙,君獨何為兮守殘籍?華筵開兮臘酒香,更點點兮夜長。人喧呼兮入醉鄉,誰薦君兮一觴。絕交阿堵兮尚剩殘書,把酒大呼兮君臨我居。緗旗兮芸輿,挈脈望兮駕■魚。寒泉兮菊菹,狂誦《離騷》兮為君娛,君之來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向筆海而嘯傲兮,倚文冢以淹留。不妨導脈望而登仙兮,引■魚之來遊。俗丁傖父兮為君仇,勿使履閾兮增君羞。若弗聽兮止以吳鉤,示之《丘》《索》兮棘其喉。令管城脫穎以出兮,使彼惙惙以心憂。寧召書癖兮來詩囚,君為我守兮樂未休。他年芹茂而樨香兮,購異籍以相酬。

這確乎是浪漫的詠嘆。魯迅與周作人,以後再未寫過這類奔放奇異的句子。當除夕之夜,俗丁傖夫們在錢神與財神面前頂禮膜拜時,周氏兄弟卻把目光投向了冷清孤獨的書神。他們鄙視俗人的淺陋,喧鬧的夜晚與溫馨的祭堂,似乎未能喚起一點熱情,獨對書籍,發出連連感嘆。這詩的熱情是少有的,屈賦的痕跡十分濃厚。這裡,苦難的影子隱去了,主要的,是對書神的諸多浪漫的描繪。在這位智慧之神的面前,周氏兄弟完全被神異之氣所吸引了。他們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的世界的節日,自己的宗教,自己的愛欲。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世俗意識,處處給予痛切的譏諷,在不斷的對比中,把崇高感寫出。舊禮俗中的迷信和信仰被驅走了,代替它們的,卻是新的崇尚智慧的信念。這信念寫得儘管朦朦朧朧,尚帶有舊讀書人的清高氣,卻是周氏兄弟人生志向的袒露。不合於世相,逆舊的禮俗而導之以新聲,此乃二人不凡的象徵吧?人是該有點志向的,不管那時還怎樣有幾許儒學氣,只要有了它,苦楚的記憶,總該被擠掉些的。《祭書神文》的幼稚顯而易見,我覺得,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了早年的周氏兄弟的心緒,這很珍貴,倘不是它的存在,說不定二人亦會淹沒於滾滾紅塵之中。越人一向有不俗的氣象,二週在青少年時代,已染此習,且文采飛揚,超拔世俗。我以為一個人能否有出息,看他早年的抱負,便可略知大概。青少年的積習,是文化生命的源頭,沒有它的積澱,便不會有後來的一切,這是確實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舊愛情長軍無戲言女主她求我復婚恃婚生驕重生三國之亂世我做主[綜英美]鯨頭鸛正在路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