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逃跑呢,我勸你也別多想了。秦國戒備森嚴,出門處處受限,你真要僥倖逃出了這個宅子,怕是反倒活不下去,若再被抓住,只怕連命都沒了。」
張良看了他一眼:「區區性命,縱然丟了又何妨?」
那人愣住,突然想起張良是曾做出過在親弟死後,即便身負百萬家財也連個葬禮都不願給弟弟辦的狠人。若非秦國後來突然改變主意,直接派兵將所有貴族的私產抄沒充公,以張良手中錢財,指不定真能按他想法資助一些反秦勢力,亦或者乾脆收買幾個武藝高強的劍客去……
刺殺秦王。
這人說不在意性命,那是真不在意。
這般想著,那人只得訕訕開口:「你這人怎麼回事,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道理都不懂?」
張良都懶得搭理他。
那人又氣又惱,很想拂袖而去。可這處宅院就關了他們兩個人,除此外就只剩下門外看守計程車兵,連個幫忙打掃做飯的奴隸都沒有,就算他現在氣怒離開,等會兒也只能灰溜溜地找張良服軟討饒。
他可受不了一個人。
張良沒搭理他,腦子裡還盤旋著自己被押解到鹹陽時的所見所聞,以及方才驚鴻一瞥,所見到的……街邊百姓為一個尋常的秦國公子成婚,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
這樣的畫面,張良從未見過。
張良如今已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因父親去世之時不過垂髫之齡而無法憑藉父蔭入朝為官,等到年紀大了又早已人走茶涼,即便有心入仕,張良也只能在韓國做個微末小官,再不能如祖父與父親般延續「五世相韓」的傳奇。
但他並不甘心,為了傳揚名聲也曾四處遊歷。
可就算富庶強盛如齊楚,能人輩出如魏國,驍勇善戰如趙國,民風彪悍如燕國……
也似乎與韓國沒什麼差別。
貴族的生活是一樣的奢靡無度,官員的生活是一樣的醉生夢死,百姓的生活也是一般的朝不保夕。
處於社會最底層的百姓別說是為王族成婚感到高興了,看到了不暗自唾罵幾句都是好的。
他幾乎要以為,七國都是如此了。
卻沒想到,張良在年紀太小的時候自覺本事不濟——因為秦國常年壓著其他國家打,又地處蠻荒之地,所以在各國的名聲一直不太好——不敢貿然進入的秦國的,反倒給了他與其他六國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一直被人稱作律法嚴苛的秦國,其君主、乃至其子嗣,竟然很受底層百姓的愛戴?
張良,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他不懂,為什麼在非一般嚴苛的秦律治理下,還會有那麼多愛戴君王的百姓,反倒是律法寬容的六國,只能受到百姓的畏懼與背後辱罵。
張良坐在原地思考了一整晚,想得腦袋都要炸了也沒想明白這個問題。
卻不想,次日他竟從那個一貫不學無術的「舍友」口中知道了答案:「你為何會糾結這般可笑的問題?我父親時常贊你比旁人聰慧,可你竟從未想過,你張家被秦國抄沒前那富可敵國的家財到底是從何而來?」
張良皺眉:「自是祖父與父親多年為官的俸祿、多年積攢下來的陛下賞賜,以及張家持續多年購置、增加之田地的積年糧食產出。」
「那你祖父與父親所獲得俸祿,陛下的賞賜與張家的田產又從何而來?」
張良語氣略有些遲疑:「自是……百姓每年的稅收。」
「你看,這不就有一部分答案了嗎?」
「一部分?」
「對啊。」那人一臉的理所當然,「除秦國每年從百姓手中徵收的賦稅比六國更低外,秦國貴族犯法後與庶民同罪,我們可否一樣?秦國貴族打死了百姓要殺頭賠命,六國律法可敢效仿?秦國貴族強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