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5 頁)
課程不僅是文字課程,更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育的載體和形式。
蒙臺梭利相信:“沒有一個人是由別人教育出來的,他必須自己教育自己。”“在童年進行早期教育的目的,應該不是將一些經過選擇的事實塞給孩子,而是培養其自發的學習慾望。”蒙氏的許多教育特色,如以兒童為中心,創設情境,設定豐富的教材教具,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把握幼兒的敏感期,建構完善的人格等,與我國課程改革的理念頗為相近。
我們可參考借鑑國外的先進教育,但要自主創新中國特色的現代早教系統理論。馮教授認為幼兒園主要設定以下五大課程。
(1)環境課程:幼兒園內外的環境佈置、文化氛圍就是最好的教育場。應建設良好的智慧環境、美育環境、體育環境、歡快親和的人際環境,讓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覺接受薰陶。
(2)活動課程:幼兒園定期開展各種文體活動、遊戲活動、旅遊活動、競賽活動、節日活動等,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智慧、友愛和上進心。
()免費電子書下載
(3)生活課程:培養孩子做生活的主人,學會文明禮貌,講究衛生,友愛協作,勞動製作,保護自身安全,養成獨立自主和規律生活的習慣。
(4)家教課程:指導家庭實施0~6歲科學的早期教育,把孩子的家庭建設成最好的教育場,變成美好人生和人才的搖籃。包括辦家長學校,吸收幼兒園周邊有胎、嬰兒的家長學習。
(5)學科課程:需要一定裝置、教材和對有專長的教師進行培訓、指導的課程,包括教、學、玩或興趣特長教學。
課程改革極利於孩子充分發展和有個性特長的發展。我國超常教育經過28年實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早期教育和培養少年大學生的經驗。實驗主持人中國科學院查子秀女士曾總結說:“早期教育促進超常才能的形成。早期教育活動就是為嬰幼兒有目的地提供適應的環境刺激,從而激發他們的潛在能力順利發展。許多超常兒童在嬰幼兒時期的優秀表現,就是他們所具有的潛能被較好地激發出來的結果。”“及時而又適宜的早期教育能夠促進嬰幼兒潛能的發展,使其超過常態兒童的一般水平。”
幼兒集體識字也能出效果(1)
謝長巧
長期以來,幼教界對幼兒識字問題一直爭議很大。我則傾向於《0歲方案》的觀點:把早期識字,提前閱讀看作小鳥騰飛的一翼。幼兒期語言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國內外有許多專家認為給幼兒開設閱讀課,不論在智力還是感情上都有其優越性。
在上述想法指導下,我已將五歲的女兒培養脫盲,能廣泛閱讀。為探索幼兒園整體識字閱讀教學,我帶了一個全託小班兼搞識字教學實驗。
我的實驗物件是三歲半至四歲的小(五)班。全班34人,一學期結束有28個孩子能朗讀101個字的短文。有9個孩子會組字成詞。他們學認了八對反義詞,朗讀過44句短語、古詩和兒歌,還有一些歌詞、謎語等。實驗證明,對幼兒園孩子進行識字閱讀是完全可以的,前景輝煌。
我的識字實驗有6種方法。
(1)點名識字法。點名識字法分為4個步驟。
第一步,點名時,認同伴姓名。
老師每天接班都要點名,點名可以檢查幼兒入園情況,鼓勵孩子不無故缺勤。現在我點名不用點名簿,而是把每個孩子的姓名做成卡片,手持姓名卡點名:我指著姓名卡上的名字一個字一個字清晰地念,要求其他孩子跟著我齊聲讀,被點名的孩子站起來高聲說:“到。”這種形式孩子們覺得新鮮,有趣,跟著我抑揚頓挫地讀,然後看看卡片再看看同伴,幾次下來,同伴姓名記住了,文字也認識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