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鳩尤神劍32(第1/7 頁)
“然而此事想來,卻頗為蹊蹺。西梁國師乃西梁皇帝、太后之親信。西梁國師既然與朱弼文暗通書信,朱弼文卻挑唆皇兄發兵西梁,思來想去,大概是西梁皇帝想借我國與北魏的兵力前後夾攻,藉機迫使那位至賢大司馬交出兵權。否則,哪有西梁國師鼓搗別國出兵攻打西梁的道理?又興許,是那西梁國師做了叛徒,倒未可知了。本王還是覺得,此時貿然起事甚險。西梁鍾家由廣成立業至今已三百年,要那鍾至賢放權,恐怕沒這麼容易。”睿親王打擺在木几上的一串葡萄摘了一顆,喂進嘴,說,“這其中會不會有詐?”
雙陽道:“西梁皇帝勾結他國勢力反攻本國,聽起來雖然荒唐,依學生之見,卻荒唐得有理。”
王妃伸手,兜在睿親王嘴邊,接住葡萄籽和葡萄皮;睿親王則直勾勾盯著雙陽,問:“如何有理?”
“王爺莫非忘了,上個月鍾至賢百歲大壽遇刺之事?”
“本王自然記得。不過那西梁皇帝年紀雖不大,斷不會如此蠢笨,當真派刺客於眾目睽睽之下殺了鍾至賢。且不說那些刺客有無能耐殺掉鍾至賢,就算刺客當真殺了他,他還有兩個兒子,其子若藉此機會謀反,索性自己當皇帝,豈不失算?由此可見,密謀刺殺者另有其人,甚至有可能,正是鍾至賢自己。”
雙陽笑道:“王爺英明,果然看得深想得透。那麼王爺細想一下,若王爺是那西梁皇帝,又會如何看待此事呢?從此往後,與鍾至賢的關係,是更為信任,還是多了幾分忌憚呢?”
睿親王蹙眉一想,道:“必然對那鍾至賢更為忌憚了。”
雙陽道:“如此看來,那西梁皇帝要坐穩自己的皇位,冒個險,又有何不可?”
“此話怎講?”
“西梁皇帝此舉,真真要冒的險,只有兩處。一是亡國之險,二是與那至賢大司馬決裂之險。可是學生倒以為,這兩險是壓根就不存在的。且說北魏,自其太宗皇帝以來,因子嗣不興,為君者多昏庸無能,故行雙弼之制(筆者注:弼指輔臣。我國曆史上各朝多為丞相制,所謂雙弼之制是筆者杜撰的一種政治形態)。現在這小皇帝雖很有些志氣,奈何體弱多病,兩個皇子又先天愚笨,朝政幾乎由丞相和鎮國將軍二人把持著。儘管如此,丞相卻時時刻刻壓了鎮國將軍一籌。此次北魏與西梁開戰,雖然傳聞都說是因為北魏丞相刺殺了西梁國的和親公主,我卻以為,密謀刺殺的是北魏的鎮國將軍。那西梁皇帝和太后也必然不會相信刺殺和親公主的是北魏丞相。武將要立威,除了挑動戰事,可有它方?然而那北魏丞相權傾朝野,豈會由著鎮國將軍借戰事立威?我國縱然出兵攻打西梁,雖集兩國之力,確實足以滅了西梁,可是王爺想想看,萬一西梁被滅,那北魏鎮國將軍豈非名垂千古?北魏丞相一貫強勢,多半要中途主和,那北魏皇帝是出了名的窩囊廢,還不是丞相說什麼便是什麼。站在西梁的立場看,只要北魏撤了軍,我南淮國孤軍作戰,反要顧忌戰事久拖,國庫空虛。屆時我軍為攻,西梁軍士為守,守易攻難,西梁國又哪來亡國之險呢?自然,一旦我國參戰,西梁局勢必然緊張。西梁國的一帝多藩之制雖利於鍾家攬權,可是關鍵時刻,未必不是鍾家的絆腳石。西梁與北魏交戰,兩國實力強弱分明,鍾至賢調兵遣將不會有難處。可是若我國出兵,鍾至賢必須調動全部藩王手下的兵力前後禦敵,問題是,那些藩王會不會全力以赴?西梁諸藩王明面上都是鍾至賢的人,私底下卻各懷心思。據我觀察,至少有七八位藩王對鍾至賢是頗為不滿的。若西梁局勢緊張之際,西梁皇帝主張議和,鍾至賢其人剛愎自用,絕不會答應,然而那些各自肚腸的藩王,會不會紛紛倒戈,就很難說了。依常理,西梁皇帝忌憚鍾家兵權在握,是不敢與之決裂的。然而大難臨頭,鍾至賢的兵權再大,到底敵不過各藩王的私心,那西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