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第1/2 頁)
「唉,我原也這麼說,還怕三妹妹臉皮子薄,特地叫人去告訴她酌情多賞些。誰想三妹妹誤解了我的心,只當我要充作好人,反罵了我的人,嚇得我也不敢多嘴了。」王熙鳳眨了眨眼,頗有幾分委屈地道:「老太太是知道我的,我對那些個姨娘通房向來是一視同仁。趙姨娘服侍了老爺這麼些年,還給老爺生了一兒一女,就是不念著她的功勞也該念著她的苦勞呀。三妹妹當日這麼做,於理無礙,只是於情多少有些薄涼了。幸而下面的丫鬟婆子我都約束了,沒叫這些話傳出去,否則三妹妹豈不是要背上不孝的罪名了。」
賈母淡淡地輕哼一聲,對探春原本十分的喜愛如今也淡了四五分。只是搖頭道:「你三妹妹性子太過剛毅,將來只怕是要吃虧的。你是長嫂,更該提點她幾句,別叫她吃了苦頭還懵然不知。」
想了想,又道:「南安郡王爺的嫡女今年也該有十七了吧,聽說從前還定過親,只後來不知什麼緣故就耽擱了。回頭你命人去打聽打聽,若不是女孩兒的錯處,咱們寶玉倒還相配。」
第111章
且不提張氏聞得此事心中如何羞惱, 只王熙鳳聽了賈母的話回去思索兩日,心中便有了其他的打算。賈珠如今依然是不中用的,日日躺在床上熬著日子,別說她沒把他放在心上,就是賈政和賈母也只一開始的時候親自過來看了幾趟, 後來見他著實沒有再站起來的可能, 也就丟開了手不再過問了。
如今賈母盯著南安郡王家的姑娘, 無非是想替寶玉說一門好親事, 若果然如了賈母的意, 只怕她多年的辛苦血汗全部都要付諸東流。賈母如今待她雖好, 也不過是因自己能打理府中上下,可以維持著基本的體面罷了。將來寶玉媳婦兒一進門, 豈不是都為她做了嫁衣裳!
王熙鳳越想越覺得心寒,目光掃過昨日鴛鴦帶著她在賈母庫房裡挑揀的兩個上等紫檀木雕成的屏風,嘴角泛起一絲冷笑:老太太是安適富貴的日子過久了, 明擺著把她當傻子糊弄呢。她可不會坐以待斃, 等著那個身份高貴的妯娌進門。寶玉想娶妻,好呀, 那也得看看她這個長嫂怎麼張羅。
想到此處,王熙鳳叫來豐兒, 讓她備上兩盒點心, 二人一起去了榮禧堂後面的抱廈。
榮禧堂原本住著賈政和王夫人等人, 後來被賈赦要了回去, 也沒住多久, 大房一家子搬去了將軍府,「敕造榮國公府」的門匾被卸了下來,換了「賈府」二字。賈政是個外強中乾的,賈赦一家子雖然走了,可他卻唯恐招了言官的眼,只在榮禧堂後面的抱廈裡騰了屋子住下,這榮禧堂也就空了下來。
王夫人自打當年從牢裡放出來就一直被拘在小佛堂裡,日夜的吃齋唸佛,除了探春偶爾還來看看她,也就寶玉還能想得起她來。至於賈珠,呵——連妻子孩子都能拋在腦後,一味貪圖享樂的,怎麼還可能記得自己的母親在佛堂裡禁足呢。
王熙鳳難得過來一趟,守門的金釧兒和玉釧兒見了忙上前行禮問安。她們是自小就在王夫人身邊服侍的丫鬟,從前十分體面,家裡的奴才丫鬟們誰見了不恭恭敬敬地叫上一聲「姐姐」。然而王夫人一朝失勢,府裡的人又都生就一雙富貴眼,慣愛捧高踩低,王夫人正房裡服侍的人有門路的都尋了門路去別處服侍了,唯獨她們姐妹倆顧念舊恩,侍奉王夫人至今。
「請大奶奶安,大奶奶今日怎麼有空過來?」
金釧兒機靈地上前行禮問安,見王熙鳳身後跟著的豐兒手裡還拎著食盒,忙使了個眼色給玉釧兒,玉釧兒忙接了食盒,笑著去開了門。
王夫人所在的佛堂早就乏人問津,若不是王熙鳳還肯給她們分發月銀,這日子只會更難過。因而在看見王熙鳳今日不同往日,只打個照面就要離開的樣子,金釧兒和玉釧兒便知道這是王熙鳳有事情來尋王夫人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