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第1/2 頁)
「你,你,你——」裘嘉站起身,手裡的帕子扭得不成樣子,見浸酒正過來,忍不住輕輕跺了跺腳,一下子衝出了水榭,奪了浸酒手中的酸梅湯食材包就跑了。
「娘娘,這是怎麼了呀?」
「嗯?」念春好整以暇地拈起一塊荷花糕,又輕啜了一口酸梅湯,笑得明媚又耀眼,「少女情懷總是春唄。」
第113章 番外·一
念春和徒熙成親的第一年, 惠仁帝與皇后特批二人搬去太子府邸居住,每旬進宮請安三次。那一年,念春剛剛及笄, 瞧著模樣還是一團孩子氣, 徒熙哪裡捨得折騰她, 向惠仁帝和皇后說明瞭原因, 還請讓念春養好身子, 過兩年再談子嗣。
惠仁帝和皇后體諒他的一腔柔情, 與賈赦夫婦二人通了氣,允了此事。
是年, 言官請奏, 希望太子納側妃,誕皇孫,為皇室開枝散葉。太子當場拂袖而去,留下開口啟奏的言官冷汗涔涔,面如金紙。不過幾日功夫, 時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賈瑚彈劾該言官,羅列罪證數十條。滿朝驚駭,太子納妾一事就此擱置, 無人再提。
念春和徒熙成親的第二年, 太上皇嘉和帝薨逝, 舉國哀慟,太子奏明聖上, 願與太子妃共守國孝,滿二十七個月再談子嗣。未想,國孝在身的夫妻二人又迎來了一個噩耗。繼太上皇薨逝後,一向身體硬朗的太后娘娘和兩位太妃也因身體不適, 相繼離世。
直到守孝期滿,已經是念春和徒熙成親的第五年了。
嫁給徒熙的那一年,念春還是個剛剛及笄的小姑娘,一派天真無邪,即使是嫁給了當朝最尊貴的皇太子殿下,於念春而言和在家並無太大區別。
妝奩前,已經年介十九歲的念春看著水銀鏡中的纖毫畢現的嬌美面容,眉眼彎彎。
浸酒和煎茶還是一如往常的動作利落,一個忙著給念春熨燙衣裳,一個在唸春身後替她梳好髮髻。念春曾經也想過放她們兩個出去嫁個好人家,做個正經的太太才好。可她們卻婉言拒絕了念春的好意,如今平日裡雖還在唸春跟前伺候,卻也是被下面的年輕丫鬟們都叫著「姑姑」的年紀了。
「娘娘,那位陳大小姐不會還惦記著太子爺吧?咱們今兒許會在皇后娘娘的千秋宴上再見她一回?」
浸酒幫念春綰起長發,巧手撥弄間梳起了芙蓉髻,在妝奩裡挑揀了一朵皇后娘娘前兒個才賞的紗堆的芙蓉花替念春簪在了鬢間,轉頭笑道:「這位陳姑娘先前駁了皇后娘娘賜婚的好意,誰想後來一耽擱就足足耽擱了四年呢。想來,如今滿京城裡放眼望去,只怕也沒幾個勛貴子弟年紀相適的了。聽說武伯侯夫婦倆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偏這位陳大小姐臉皮厚得很,成日裡去皇后娘娘跟前討巧賣乖的,變著法兒地和太子爺尋機會偶遇呢。」
「唉,從前在毓秀宮時,這位陳大小姐就見天兒的到咱們娘娘跟前晃悠。若說她對太子爺沒覬覦之心,打死我也不信呀。」煎茶把熨燙服帖的衣裳掛在一旁,收好了手中的工具,開始服侍念春更衣。
今天是皇后娘娘的生辰,念春一早就把賀禮送去了宮裡,徒熙因處理政務,下了早朝後就沒再回來。現下瞧著時辰,念春也該收拾妥當進宮覲見了。
宮中一早就忙碌開了,雖然惠仁帝登基數年,後宮之中也不過寥寥幾人,可今日是皇后的生辰。各宮女眷宮人卻都一大早就來向皇后問安了。惠仁帝與皇后少年成婚,成親三十幾年除了兩個側妃兩個侍妾就再沒旁人了。夫妻恩愛,伉儷情深,兩個側妃和侍妾也都老實本分,不敢逾矩。及至惠仁帝登基,分封了幾人,幾人偏安一隅,晨昏定省,也頗叫皇后省心。
念春到皇后宮中時,恰好麗妃和劉貴人也在,眾人彼此寒暄一番,皇后便親親熱熱地叫了念春到跟前來坐著說會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