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熊廷弼罷官(第1/3 頁)
蒲河之戰近萬人得調動只殺死了30多女真人,這讓本就彈劾熊廷弼的聲音也愈發的強烈起來。張至發在泰昌元年八月十四彈劾熊“奴酋大入不聞大創,小入不聞小創,尺土未恢,屯堡日削”,馮三元在泰昌元年八月十八彈劾熊廷弼“進守者才一遼陽與瀋陽耳,而屯堡之侵克不與也”,這些很明顯就是衝著熊來的,熊廷弼也不是傻子,他自己也承認的確保護不了屯堡,並且還寫進了《奴酋大局入犯疏》中,這個時候最能給自己辯解的就是,奴酋不是來村屯搶掠的,就是要打瀋陽的,我打退了奴酋,所以才保住了瀋陽。而且已經盡全力將那些墩堡的人口給送走了,這種操作熊廷弼不是第一次用,在萬曆四十八年六月十二的王大人屯之戰後就用過,簡單而言就是為了對付言官彈劾他保護不了村屯,無力應對老奴的搶劫,把老奴說成就是來打瀋陽,瀋陽沒丟就是大功!至於村屯,和保護住瀋陽相比,那都是小事。
蒲河之戰過後,熊廷弼對遼東明軍心灰意冷,八月二十六日給邢慎言的信說“次日合平夷、靖夷兩營官兵全全調出,不能抵賊,而戰事亦可知矣。”面對5000女真人撤退,居然沒有士兵願意追擊,而登萊軍居然大著膽子開城和女真人硬碰硬,遼東軍真的是拿不出手。
而九月初一,江東軍給熊廷弼的戰報更是讓他有些難堪,藉著努爾哈赤離開赫圖阿拉的時間,寬甸一個團主動出擊,攻破了女真人三處寨子,並且全殲300女真人,從江東軍建立到現在一年時間就有3000多女真人腦袋給了熊廷弼,不過陶朗先也讓很多腦袋掛在了熊廷弼的戰果下,雖然有將近1000人頭落在了熊廷弼腦袋上,不過架不住陸陸續續遼陽瀋陽地區的村堡被攻破,一連串的彈劾讓熊廷弼更加心力交瘁。
而九月十日熊廷弼接到了來代替他指揮位置的袁應泰,自己也準備灰頭苦臉的離開遼東,九月二十日結束完所有的交接手續後,熊廷弼到達蓋州,在這裡見到了同樣撤退到來,原來在瀋陽協助防禦的登萊軍。等待熊廷弼到來後帶上所有人員離開遼東。
九月二十二日熊廷弼來到登萊,陶朗先並不在蓬萊,依舊在青州府工作,不過興華公司卻告訴熊廷弼,在青島已經給他準備了療養院,等熊廷弼將自己的身體養好後送他回家。不過熊廷弼沒有去青島而是在蓬萊住下了,上次走馬觀花的檢視了登萊一趟,這次自己可得好好參觀一下。
接待他的是登萊正式的總兵董遇時,得知熊廷弼沒有去青島給他準備的療養院,董遇時就安排了兩個醫生和他一起行動,因為熊廷弼是隻身一人來的遼東並沒有任何家人隨同,身旁只有幾個老奴,陶朗先覺得還是把他的家人都接過來的比較好。熊廷弼告訴陶朗先,這不合適,表示自己還是要回去的。
此時熊廷弼心中還是對於遼東的關切,於是與董遇時吃飯時候也是三句不離遼東問題。董遇時也只是聽著沒有任何回答,熊廷弼說著說著也就沒了話題,看著這個年齡和自己差不多的董遇時,熊廷弼反而停下來詢問董遇時的看法,董遇時只是擺擺手表示自己也無話可說。熊廷弼反而不依不饒起來,董遇時只是說遼東的事情說到底,並不是遼東才能解決,隨後提起熊廷弼是否願意在登萊多走動走動,熊廷弼見董遇時不想提關於遼東的事情,就接著董遇時的話繼續聊。
隨後熊廷弼提起從遼東運輸了將近十幾萬的難民,問登萊如何安置這些人,董遇時也算是據實以告,與歷史上並不相同歷史上陶朗先極力拒絕遼東難民進入登萊地區,當時的情況是登萊地區本身就因為連年災荒,加上土地兼併導致登萊地區本身,百姓就沒辦法做到自給自足,再加上從遼東地區將部分遼人運輸到登萊之後,導致土客矛盾愈發激烈。
而現在的情況是因為興華公司的建立,登萊地區本來應該有將近八十萬的人口,因為臺灣庫頁島